老子、莊子



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4年03月29日02版)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4年05月31日02版)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我国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
习近平2018年3月2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庄子汇校考订》推荐书



《庄子》这部书对于中国文化的伟大意义,闻一多总结得非常好:“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著《庄子》的烙印。”因此亦可以理解,几乎所有的研究著作都注重于《庄子》的文学艺术及其哲学思想等属于文化层面的内涵,而极少有人去关注承载这些思想文化内涵的文本文字到底是否正确。然而事实情况是,原始文本一旦有错误,建立于此错误基础上的思想文化研究就会大打折扣。但非常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最基础的工作,在任何领域都是极少有人问津的。

最早关注《庄子》文本异同的,是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庄子音义》,汇集了六朝、隋、初唐各种《庄子》版本的异文,混杂于音义之中。接着是北宋陈景元汇集了九种版本所撰的校勘记《南华真经阙误》。1961年日本寺冈龙含所撰的《敦煌本郭象注庄子南华真经校勘记》,仅局限于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庄子》抄本。此外,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刘文典《庄子补正》、王叔岷《庄子校诠》、方勇《庄子纂要》,或是汇集前代校勘学者的校勘臆见,或是参校类书古注中的引用文字、诸子中相关的文字,断以个人臆见,并非有确实可靠的客观的版本依据。此外未见国内外有专门研究《庄子》全书各种版本文字异同并进行细致校勘的著作。

蒋门马先生凭藉其扎实的小学功底,精湛的道家学识,以非凡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从2008年底至今,用了近十年时间,对《庄子》文本进行非常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考订,其所著《庄子汇校考订》一书,填补了《庄子》文本校勘领域的空白,为阅读研究《庄子》的人士,提供了一部文本校订精审可信、校勘客观详尽的《庄子》,为以后的《庄子》研究打下了最坚实可靠的基础。

经过细致的审核,蒋门马先生的著作《庄子汇校考订》,对于学习研究《庄子》的意义非凡,值得出版,大力推广,使之成为学习研究《庄子》的必读书。

盖建民 2018年11月7日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哲学)成员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所长
国家“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