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繁簡字的討論

 

繁简之争是个伪命题—— 进化中的中国字

爲什麽我們要恢復使用繁體字

1、汉字简化

2、简化字有什么优劣?

3、简化汉字到底简化了什么

4、欲简弥繁,欲清弥浑,欲速弥迟

5、曠日持久的繁體字與簡化字爭論

6、投票:恢复使用繁体汉字?

7、网上关于汉字繁简之争的文章汇总

8、汉字简化,得不偿失

9、汉字简化与拼音化雏议

10、我对简体字和传统文字的看法

11、我们为什么要讨论汉字的问题

12、也谈汉字的繁与简

13从技术角度为我们的简体字挑挑刺

14、简化字转繁体字的尴尬

 

繁简之争是个伪命题—— 进化中的中国字

 

北京大学 中文系 李铎  2013年7月21日

 

从大篆到小篆,从隶书到楷书,汉字的发展之路给人的印象是在不断的简化简化再简化。所以,干脆来一场革命,将常用汉字,简化一大批,不仅笔划要减,数量也要减。

实际上,汉字并不是一路简化来的,它也经历过长期的由简到繁的过程。

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工具,语言随着人的思维发展、地区间的沟通、技术进步、生活多样化等等,在不断丰富着。初民使用的汉字数量很少,今天的很多字,在甲骨文中,就是同一个字。字少,义项越来越多,就容易理解错误,所以就要通过加部首的方法,再造出后起的形声字。

如“丈”字,原本写作“支”,是右手持十字形的棍(“又”是右手的意思,“”是左手),它的意思就是今天的“杖”,后来这“丈”更多用于指度量单位、指成年男子,便给这“丈”字另加“木”字造出“杖”字来。说到“支”字,其原本写作“𠦙”,是竹杖,先是简化成了“支”,这样,“支”和“丈”就成了同一个字,再后来,“支”这个字形让给了“支”,“丈”便写作“丈”了。从意义上讲,“支”是竹杖,又可以指“树枝”,又可以指人的肢体,为了避免造成歧义,便又分别加“肉”成“肢”表示人的肢体,加“木”成“枝”表示树枝。每增加一个义符,就比原来的字繁了,而且字的总量也在增加。

当然,汉字的发展,也不是一味地增加字量,增加偏旁。到了一定的时候,就需要对汉字进行整理,对字形过繁的,要进行简化;对用字混乱的,要进行规整。秦朝的书同文,就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文字整理运动。此前的甚至包括甲骨在内的所有文字,秦称之为大篆;秦朝统一以后的文字,叫小篆。小篆字形美观规范,最突出的特点是讲究对称,笔划均匀流畅,比较适合于竹简上刻写,其笔道走势也合于竹简的纹理。

至汉中叶,一是大一统的国家文书较多,二是纸张出现,用毛笔在纸张上写篆书,篆书的优势就不复存在。因此,出现了字形改革,即隶书。隶书不仅字形改变,而且比小篆更精简。再后来,隶的扁形渐变方形,成为字体方正、笔划平直的楷书。唐人张怀瓘《书断》说:“楷者,法也,式也,模也。”意思是说,楷书是汉字的楷模。广义的楷书不仅指现在意义上的楷书,也包括隶、魏碑等方正字形。

楷书稳定了千馀年,虽然也有一些小的变化,但是总体上讲,它是一个稳定的体系。它记载了中国文明最具思辨的六朝文化,张扬了中国文明最辉煌的唐文化,传承了中国文明最精致的宋文化。

宋南渡后,大面积的北方,迎来了一批没有文化的、但是需要文化的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心开始下移,文化普及的要求渐盛,汉字又迎来新一轮的简化。虽然楷书字形不变,但是,缺笔少划,砍掉部分部件,同音假借更简单的字便盛行起来。

虽然,这些字不入经传,不是官方通行的文字,但是农书、医书、小说、杂剧中很是流行。因为这些书籍使用汉字时,并不去探究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而是将汉字当作比较纯粹的记录工具。如果说汉字一定承载着文化的话,那它所承载的只是俗文化。对于讲究正统的人来说,这些字是鱼目混珠的俗字。当这些俗字泛滥时,便影响了正统的教育。

明末,张自烈著《正字通》,辨字正俗,影响甚广。清入关后,经过六十馀年的准备,康熙时,清政府依据《字汇》《正字通》编出《康熙字典》,对汉字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整理,但是其述而不作的方法招来不少诟病,因为它更多的是引前人书,没有起到“典”的作用。

清末民初,国门被打开后,中国人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又面临列强的掠夺,唯有发奋自救,才是唯一出路。新文化运动,没有将中国落后的根源归结到制度上,而是问罪于传统文化,叫得最响亮的当属钱玄同。

他宣称:“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他的目标是像西方一样,使用拼音文字,而简化汉字是第一步,虽然是治标不治本的第一步,但是要走下去。他和刘半农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认为俗字就是大众的字,就应当在新的时代成为“正字”,并着手进行整理。他们的工作,曾得到过民国政府的一度认可,1935年宣布第一批324个俗字转正,可是时任考试院院长的戴季陶认为,这样做是破坏中国传统文化,比亡国灭种还可怕,不到半年民国政府便宣布取消。

钱玄同去世后,简化汉字运动,因战乱而大面积停止,只在延安小面积推广。

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两年后成立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汉字整理组。整理组选700字交毛泽东亲自审批,毛认为这些字简化不彻底,要求再简,而且要求汉字数量也要减。可是学者们意见实难统一,每简一个字,都困难重重。第二年交毛泽东338个可以先行执行的简化字,再次被退回。此时,简化汉字已偏离了初衷,成了新时期的政治任务。1956年2月1 日,这项政治任务终于完成。

减数量可以归并一些异体字,比较恐怖的做法是,将一些不同的字也给简成了一个字,这就是遗留给现在的简繁一对多的问题。

汉字简化的原则起初是使用民间已经流行的俗字,毛泽东则要求将草书楷化,做成新的简体字。这也真难为了当时的专家学者,因为草书本来就是一种非正式的字形,加之无限度的艺术化,形成了不加注释几乎无法交流的“狂”草。它本身就是与楷对立的,如果楷化,必然是不伦不类的东西。

结果正是如此,如“邓”“劝”“对”“难”“鸡”等字,其中的“又”字,本义是“右手”,所以在构字时,只能出现在上、右或下,而不应当单独出现在左边,全部汉字中只有一个做部首用的“𠬜”。所以,这样将“又”放左边构字违背了汉字自身的规律。“孫”字,本由“子”和“系”构成,表示“子”的下代,结果变成了“子”和“小”,好像“子”“小”便是“孙”,给人带来乱伦的错觉。

近些年来,随着港台与大陆地区交流的不断深入,复繁的呼声越来越高,形成了复繁和拥简对立的两大派。前几年,季羡林先生表达了他对简化字的不满,紧接着,苏培成老师便予以反驳。不过,这反驳乏力。季先生认为“后”“後”两个字不当归并为一字,容易造成歧义。苏培成老师则以《大学》“知止而后有定”为例,挖苦了一番季老。

其实,《大学》里出现“后”字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叫同音假借。苏培成老师如果认真读一下注释,就会发现,这样的字,朱熹还要再解释一下,解释说等于“後”,为什么?正是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且不应当归并的字。古代文字学家常以此为例讲经传的同音假借现象,而且这个“后”还只能和“後”的“时间义”通假,不可与“方位义”通假。

最近,香港影星黄秋生发微博称:“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哎,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引发了又一场争论。这里他使用“正体字”来代指繁体字,港台有很多人持这种说法。

十多年前,我在台湾讲学时,曾告诉台湾人说,台湾用的是繁体字,对应大陆的简体字。台湾用的并不全是正体字,如“里外”的“裏”,台湾用“裡”,而这“裡”则是典型的俗字。正俗是相反的一对概念,正字是见于经传的正统字,而俗字则是民间坊间流传的。为了让俗字成为新的正字,二十年代末,刘半农还专门搜集整理了《宋元以来俗字谱》,用于简化汉字。

这场争论中,大家并不关心正俗问题,所关心的是,不使用繁体字,华夏文明是否还能传承的问题。这个问题太大,需要大家认真研究讨论,而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的。所以,我认为,而仅从审美的角度看,简化汉字确实破坏了中国传统审美观,书法作品还大都保留使用繁体字。汉字的方正被打破,歪斜成为主流。如“污染”的“污”,其正字是“汙”,这两字原本是古文和今文之别,中国古代典籍以今文为正。其字形堂堂正正,却被简化成古文的拐了几道弯的“污”。

支持简化字者最爱强调:简化字易认、易写,有助中国扫盲成功。

其实,文字并不一定是简单就易认。如前面提到的“邓”字,原本是“鄧”,首先“登”字并没有被简化成“又”,而且“登”又是常用字,根据构字原理,“鄧”是形声字,“登”为声符,“阝”为义符,表示地名,由地名再到姓氏,自然而然。几乎不用怎么讲,这个字就能记住。再如“习”字,繁体的“習”上面是张开的双翅,下面是日出,意为早上鸟儿练习飞行。它与学不同,“學”字是大人教孩子认“臼”中的“爻”,是由不会到会的学,而习则是练习。瞭解了字中透出的字理,读《论语》首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很容易明白的。

易写方面,简化字大部分是易写,可是如果认读不好,又如何写呢?更何况还有像刚才举的“污”,可能还没有“汙”更容易写。还有一字比较搞笑,就是“泝”字。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说是“溯”的繁体字。这笔划少得多的“泝”倒成了繁体字?当然简化字绝大部分笔划少了,书写可以加快了。可是,今天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还有速度上的差别吗?有助于扫盲的说法最没道理,扫盲是国民教育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在和平年代重视教育,不克扣教育经费,不论使用什么文字,扫盲工作都会做好,而且扫盲根本就不应该依靠文字的简化。

简化字遭到批评最多的,还不是字形问题,而是将多个字归并为一个字的问题。如“斗”与“鬥”,两字音义皆不同,或者说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字,竟被并为一个。“范”与“範”,“价”与“價”,“姜”与“薑”等等,太多的不同字被“统一”了。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认为我是复繁派。其实我并不认为一定要复繁。特别是在纸媒转向数字媒体时,未来更多的阅读可能主要是在四五寸的屏幕上完成的。过繁的字看不清,且累眼,如“鬱”,就应当废掉而只使用“郁”,再如“龜”“龍”等字一定要简化。但是该如何简化,我希望大陆、台、港、澳,甚至全世界的学者联合起来,共同研究,建立一套既能保留汉字规律、又美观、更适合手持设备阅读的简化字来。但是,千万别当成政治任务来做。

不过,这条路可能还要走许多许多年,眼下最好能恢复一部分繁体字。

首先是解决一对多的问题,让汉字繁简能够做到一一对应,这样,计算机可以从容转换,阅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决定是读繁体还是简体。第二是解决奇丑字的问题,如“跃进”一词,原本是“躍進”,“躍”字左边是“足”,右边是张开双翅的鸟,多么生动活泼的字,简化后成了“跃”,好像是一抬脚就夭折;“進”是鸟迈步,简化后成了一迈步就要掉井里了。再如“宾”,带着兵器的客人实在让人不安。“惊”这种让人心发慌的字,最好别用“京”旁,“京”可是首都啊。

http://dajia.qq.com/blog/305258009262110?pgv_ref=tqq.dajia.msg

 

爲什麽我們要恢復使用繁體字

羅寧
2000年
原題爲“關於恢復使用繁體字的一點思考”

转贴自http://www.sishu.cn/bbs/read.php?tid=921


中國自1956年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二十多年來一意孤行地推廣簡化字, 1977年12月又公布了第二次簡化方案。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政府很快就意識到文字改革應該是十分慎重的事情,終于於1986年廢止了第二套方案。然而第一套簡化方案在1986年經修正後公布了《簡化字總表》,繼續推行。近年來學界對於簡化字的缺點和弊端也有一些討論,但還很少有建議廢除簡化字,恢復使用繁體字的倡議(本文在有的地方將繁體字稱為正體字,到不是因爲臺灣這樣稱呼,而是爲了表述的方便)。我在這裡提出這一問題,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共同將這一話題深入討論下去,也許能夠對中國的文化建設產生一些積極的作用。

我先表明我自己的觀點。我讚成恢復使用繁體字。文字改革(現在好像不怎麽提文字改革了)包括三大任務:推行簡化字、普通話和拼音方案。對於推廣普通話和拼音方案,我大體上是讚成的,但不同意漢字的拉丁字母化或拼音化,這在學界已取得共識。拼音作爲識字讀音的輔助工具有其合理性和優越性,也便於國際交流,但還需要做小的修正。本文對於普通話和拼音問題不予討論。

 
我想可以從五個方面來闡述我的觀點——恢復使用繁體字。


一、簡化字的弊端。

 
(一)、簡化方案中以一字合併多字易引發歧義。

 
在簡化字方案中,由於將很多意義相差很大甚至毫不相關的兩個字或多個字合併為一個字,閲讀時容易產生歧義。比如,餘余、雲云、後后、里裏、松鬆、谷穀、斗鬥、几幾、徵征、曲麯、豐丰、表錶、衝沖、葉叶、種种、盡儘、發髮、歷曆、鍾鐘、干幹乾、復覆複、雕凋彫等。雖然有時候我們也能根據上下文來確定某一字的意思,但多保留幾個字形以減少文字上的歧義,我認爲是值得的。當然,很多不必要的纍增字、異體字確實應該規範和合併,如群和羣、裏和裡,為和爲,曆和暦、卻和却、峯和峰、怪和恠,亞和亜、回和囬囘、舉和擧、迴逥廻廽等等。但這項工作應十分地小心謹慎,以免再出現上面提到的那類問題。合併異體字、纍增字只是爲了今天印刷和書寫上的規範明晰,減少不必要的繁複(簡化字方案最初也有這個考慮,但結果很不理想,合併過多反而引起歧義)。但在古籍整理時必須保留其字形原貌(但類似“說説”、“戸戶户”、“没沒”、“俞兪”、“吳吴”這樣的字形當然應該統一。字形统一也是文字整理規範的重要内容)。簡化漢字和字形不統一都使得電腦檢索成爲問題。比如在簡體字文本中,檢索“說”字不會有結果,而必須用“说”字來檢索,而繁體文本中,可能檢索“説”字沒有而得檢索“說”字。如果在簡體文本中,本來只想檢索“雲”字,但檢索結果云字也大量參雜其間,需要人工再進行區分,增加了工作量。這些都是計算機漢字處理技術中出現的新問題,我們在文字整理工作中必須注意。


(二)、推行簡化字後增加了成本,帶來極大的浪費。


八十年代以前我們關起門來搞建設,簡化字差不多可以一統天下,只有少數古籍使用繁體字。但八十年代以後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加,由於港澳臺以及海外漢學界仍然使用繁體字,一些中國大陸出版的書籍還需要再出版一個繁體本面向海外,而引進的一些繁體字書籍又須改印為簡體字。這時候開始感到問題存在。第二套簡化方案的廢止正是在開放之後。現在香港、澳門迴歸祖國以後,大陸與港、澳地區的交往更趨頻繁,信件、公文、合同、章程等文書都增加了處理難度。請想想,《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該印成什麽字體呢?還是兩種字體各印一套?另外,最近十年來網絡興起,網站紛紛出現,但很多網站不僅制作簡體網頁,還需制作繁體網頁。我們只要看過一些網站就知道這一點,如CHINA中華網。這些都已經造成而且正在繼續造成極大的浪費。大陸和臺灣本來是同文同種,但現在卻搞成不同文,其過錯在於我們自己。就大陸來説,由於事實上不能完全廢除繁體字,簡化字和繁體字同時使用,大的字庫中既要包括簡化字又要包括繁體字,於是字庫大大增加其字數。如GBK中既有国又有國字,既有钟字又有鍾鐘二字。不僅GBK如此,unicode-80也增加了字。由於餘字在1986年的《簡化字總表》中取得了合法地位,unicode根據類推的方法造出了馀字,這樣在GBK中便有了餘余馀三個字。簡化字帶來的電腦操作上的弊端還不止這些。很多做過文字處理的人常會遇到簡體字轉化為繁體字的問題,由於一個簡化字有時對應多個繁體字,加上軟件設計上的缺陷,把云一概轉為雲,余一概轉為餘,里一概轉為裡的事情屢見不鮮,令人哭笑不得。繁體字轉換為簡體字雖然沒有上述問題,但一些僻字因爲不能識別而變為空格也經常發生。像東方快車、Word2000都有類似的缺點。此外,unicode中也包含了後、於、锺等不在《簡化字總表》中的字,繁體本的後字轉為簡體仍然作後字而不是后。不知道算是折中和進步還是自亂其例?如果沒有兩套文字系統,就不會有這些轉換帶來的煩惱了。


(三)、簡化字破壞漢字結構、割裂傳統文化。


簡化字最主要的缺點就是破壞漢字的字形結構,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弊端。歷史上漢字的字形也屢經變化。如漢字由小篆變為隸書再楷化,其間字形都有較大變化,但這些比起簡化字來説已經算是較小的了。歷史上人爲地進行文字改革,較大的只有兩次——秦始皇時期和共產黨執政時期。但秦始皇是爲了統一戰國時期各國不同的字形,以適應國家統一的需要。共產黨將文字簡化主要則是出於一廂情願的想法,即將漢字筆劃簡省後便於學習和使用,而忽略了漢字文化的傳統,這其中也包括漢字造字和字形構成的基本規律。很多漢字在簡化時沒有考慮字形,常常僅是將其視為一個符號。這樣做的結果就使的一些字不再適用於六書的規律。比如鷄字左邊原本表聲,簡化為鸡字,左邊的“又”完全是一個符號,讓人摸不著頭腦。如果說“又”就等於奚,但同樣這個“又”,放在漢字里寫作汉,在歡字作欢,在僅字作仅,在鳳字作凤,在鄧字作邓,在戲字作戏,在樹字作树,在對字作对,在轟字作轰。再比如乂,在趙字中等於肖,在風字、岡字、區字、網字鹵字中又是什麽呢?“文”字在這(这)字中表示言,在劉(刘)字中又是什麽呢?團字中專是聲符,簡化成团,方框裏的“才”是什麽意思呢?很多按照草書筆意原則簡化的字都存在這問題。如長(长)、書(书)、專 (专)、楊(杨)、東(东)、車(车)等字。至於一些新造字如灭(滅)、丛(叢)、导(導)、卫(衛)等更是不知所云。


有人說簡化字寫起來方便,一些港臺人也樂於使用,而且新加坡還採用了簡化字呢!但是請仔細想想,簡化字中仍有很多字的筆劃太複雜,如果完全按照書寫簡便的原則,我們還可以將很多字繼續簡化下去,也就會更進一步地破壞漢字的結構、脫離漢字的歷史。1977年的第二套簡化字方案也正是在這一指導思想下出臺的,結果呢?雪寫作彐(這和電寫作电,雲寫作云,有什麽分別?——我們現在只是因爲看慣了第一套簡化字纔不覺其怪)信寫作伩,餐寫作歺,煤寫作火乚,稻寫作禾刀,展寫作尸下加一橫,圓寫作元,蛋寫作旦,“元旦”二字則不知所謂。這樣還能算是漢字嗎?還需指出的是,簡化字對筆劃的精簡並不如想像那樣多。根據對掃盲2000字繁簡不同書寫的統計,筆劃減少僅12.5%。要知道這2000字很多都有簡化寫法,如果以unicode-80(《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來統計,筆劃減少的比例還將大大降低。


破壞漢字結構還引出部首歸類的問題。漢字是音意文字,字體結構中往往包含構了聲和意符。現在的簡化字因爲破壞了很多漢字的結構,也就使得多漢字不倫不類,一些簡化符號既不能表音又不能表意。如上文所說的“又”、“乂”等。傳、摶、轉、團字原來都是同一聲符“專”,現在卻變成传、抟、转、团,團字和其他字之間在也看不出有什麽聯繫。更爲荒唐的是愛字寫成爱,連心都沒有了還怎麽去愛?雖然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但愛由心生總不錯啊?愛原屬心部,現在竟然屬爪部!聲字原屬耳部,声現屬士部,真不知道聲和士有什麽關係?鳳字當然應屬鳥部,現在凤屬几部。這些都很難讓人能理解和接受。


漢字簡化的另一弊端是產生了一批形近字,讀寫上容易出錯。漢字原本就有一些形近字,如己已巳等。但簡化字更增加了形近字的數量,如厂广、泸沪、远运、从丛、汇江、仑仓、厉历、义乂、风凤、归旧、设没、划剗等等。這增加了排印和閲讀上出錯的幾率。


不管當初搞文字改革的那些人想到過沒有,簡化漢字的實際後果就是讓現代中國人遠離我們的傳統。五十年代以後出生的中國人已經習慣了簡體字,而看不慣繁體字,會寫的就更少。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就是這樣被人爲地隔開了。我們常常責備青年人不注重學習傳統文化,他們看到繁體排印的古書就自然產生生疏隔膜的感覺,怎麽可能去學習呢?一些優秀的古典著作也有簡化字排印本,他們仍然不會用心去讀,究其原因也與我們的語文教育有關。我們建國以來太過忽視文言文教育(過去反傳統,批判“封建糟粕”,那就不用説了。)如今終于嚐到了惡果。幸好,現在的中小學語文教育已經注意到這一問題而且正在改變。


(四)、簡化字給兩岸三地交流以及國際交流帶來不便,更加破壞了漢字文化圈的統一性。


現在港澳臺三地仍然使用正體字,漢外華人讀寫也以繁體字為主,歐美、日本、韓國等地區的漢學界,在用漢字書寫時,也大多是繁體字。日本漢字雖然也有一些簡化,但多數更接近繁體字的字形。韓國初中學生學習900個漢字,高中文科學生再學700個漢字,也是以繁體字為準。這樣一些群體經過簡單學習和適應,雖然也能認得簡化字,但與大陸人士在交流時也有很多不便之處。中國大陸的人如果到了港臺地區生活工作,則須學會繁體字的認和寫。反之,港臺地區的人到了大陸也須學習認和寫簡體字,不過要比前者容易一些。一個海外留學生到大陸學習,如果要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或是去港臺地區生活工作,也須再學習繁體字。這實際上是加重了外國人學習漢字的負擔,很不利於向世界推廣漢語。
再説漢字字形統一的問題,也是漢字文化圈的統一問題。我國的近鄰日本、朝鮮(韓國)、越南都有很悠久的借用漢字的歷史。日本現在仍使用一些漢字,1981年公布的 《常用漢字表》有1945個漢字,小學生要學996個漢字。韓國也能見到漢字使用,尤其在一些商標上面,如我們熟悉的“現代”、“朝鮮日報”等。韓國的初中生要學習900個漢字,高中文科生再學700個漢字。而漢字在這些國家最大的使用是,他們的很多古籍都用漢字印刷,當然都是繁體字。這些國家的人要了解自己的歷史以及傳統則必須學習漢字,而且必須是繁體字,否則學了簡化字之後還是得學繁體字,才能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歷史和文化。現在日本漢字中也有一些簡化,但不如中國大陸多,也不太一樣。漢字也由於歷史上的異體字以及寫法差異等問題,本來就有字形混亂的問題。整理合併異體字和規範統一字形纔是現在的當務之急,這也就是學界正在討論的漢字統一問題,我很難想像用簡化字去取代它們的漢字,也很難想像用簡化字去取代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繁體字。難道將來兩岸統一了,還是實行兩套文字嗎?


簡體字當然也有一些優點,我以爲主要是寫起來快一些,還有電腦的分辨率較高,屏幕上看起來清楚一些(電腦技術將來也會解決這些問題的)。但是比起上述的諸多弊端來説,這些優點確實微不足道。

二、恢復正體字,很多擔心是不必要的。


(一)、有人說,恢復使用繁體字會讓中國人變成文盲,現行的語文教育成果化為烏有。其實並非如此。


恢復繁體字只涉及讀寫問題,不涉及聽説問題。這裡先說讀的問題,也就是閲讀、認字的問題。儘管現行語文教育實行的是簡化字教學,但事實上多數人能夠認識大部分繁體字。很多人是通過看VCD(包括錄像和DVD等影視作品)認識繁體字的。港臺以及多數盜版的歐美電影,字幕都是繁體字。此外,一些從港臺引進或走私的電視節目、小説(如武俠、言情等)、動漫也都是繁體字。除了部分繁體字印刷的古籍和專業著作外,書法作品、古玩字畫、名勝古跡、老字號的商標店招等也常常使用繁體字。在歌單、廣告、海報、遊戲等載體上,繁體字也是隨處可見。在這樣一個事實上的簡繁混用的文字環境中,多數人原本已經能認識繁體字了。當然,多數的人並不習慣閲讀繁體字書籍(其中部分原因是不習慣豎排。我讚成普通新書用橫排,古籍及部分專業書籍仍用豎排。)更不習慣寫,甚至不會寫。解決的辦法是,在正式出版物中規範地使用正體字,但允許在非正式的環境中(如私人書信、筆記等)繼續使用簡體字。1935年民國政府頒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共324個俗體簡化字(次年廢止),1980年臺灣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標準行書研究委員會出版了《標準行書範本》,其中也有一些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簡體字(但未獲官方承認),可以參考這些經驗。我也同意在不產生歧義的情況下,通過專家研究論證後,用一些筆劃較簡的異體字取代較繁的異體字。另外,隨著電腦的普及,在有些地方打字替代了寫字,也使得書寫不再成爲問題。


(二)、還有人說,繁體字結構複雜、筆劃多,小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困難。這也不正確。


小學生的記憶力十分強,繁體字並不增加其學習難度。這是有實驗證明的,由港臺的教育事實也可知道這一點。更何況很多基本的字並不存在繁簡問題,如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人口手等等。繁體字在學習上的難度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大。而且繁體字字形更符合漢字的造字規律,老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通過講解其字形來幫助記憶。像上面提到的那些破壞字形結構的簡化字難道更有利於教學嗎?總之,採用繁體字不會增加學生的負擔,至少不如想像那樣嚴重。雖然正體字教學對於學生不是問題,但對我們的教師隊伍卻提出了要求。不止是語文老師必須會認會寫,其他科目的老師也要求在書寫漢字使用繁體字。這就意味著絕大部分教師需要自修或培訓。這是我們所要付出的代價。幸好,學習繁體字並不是太困難的事情,困難的是糾正多年以來形成的習慣。尤其是語文老師,決不允許在教學中使用簡化字。


(三)、簡化字是必然趨勢嗎?


有人說,歷史上漢字字數不斷增加,一些字產生了簡化寫法,正是因爲大家在私下書寫時爲了簡便而不斷產生俗體字或手寫體字,不斷生造新字和纍增字。其實暗自裏大家都有對簡化字的要求。所以就算是恢復了正體字,但將來還會往著簡化的方向發展。這説法也不對。歷史上漢字增加和部分漢字的筆劃簡化,確實有上述的原因,但還有語言變化以及方言、外來語等方面的原因。而且歷史上的漢字演變,除了簡化的趨勢外,也有繁化的趨勢。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在原字上增加意符聲符。比如然變為燃,莫變為暮,梁變為樑,取變為娶。這也就是很多異體字、區別字、纍增字出現的原因。單就不規範的俗體字、簡體字來説,在現代社會可以避免其繼續產生。古代社會由於信息傳播不夠發達,出版物的用字也常常不統一,寫書的人遇到自己不會或不清楚的字常常任意而為。現在社會有極其發達的信息交流,有全國統一的語文教學體系,有權威的語言文字委員會來規範文字寫法,再加上傳播媒體(包括語文教材、出版物、影視等)用字規範統一,人們便不會像過去那樣任意寫字。現在有些不規範的寫法如伩(信)、氿(酒)、付(副)等,很多是第二批簡化字留下的後遺症。而且,也不能說民間出現了什麼樣的俗體寫法,我們的文字就要亦步亦趨地變化。很多新俗字的產生有極大的隨意性,也很少科學性,像韮字寫成艸頭下加九字,工字爲了寫起來好看中間一豎要彎一下,我們爲什麽總要根據它來制定統一規範的文字標準呢?因此認爲簡化字是必然趨勢,恢復繁體字將回潮的説法是站不住腳的。



三、近五十年來簡體字印刷的書籍會作廢嗎?

 
中國推行簡化字近五十年,其間印刷的書籍報紙很多(原來即以繁體字排印的書籍不在討論之列),是不是恢復繁體字它們就變成廢紙了呢。不是。必須承認,在簡體字印刷的書籍中確有很多優秀的作品,比如商務印書館的“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三聯書店的“新知文庫”、“學術文庫”,江蘇人民出版社的“海外漢學研究叢書”,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世界宗教與文化叢書”等等。這一類的好書將來不得不重新排印成繁體字。這是我們必須付出的又一重大代價。但好在其數量不多。如果將圖書分爲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三大類,在八十年代以前出版的人文、社科類書籍中,因爲受當時意識形態的影響,多數沒有重印的必要,只有作爲歷史研究資料的價值。而且事實上八十年代以前出版業並不發達。(但如果不儘早恢復正體字,將來這一代價會越來越大!)至於自然科學,包括理工農醫等方面的書籍,因爲學科本身不斷發展,很多書原本就需要不斷更新。比如哈工大的《理論理學》教材,西北工大的《機械原理》教材(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現在使用的都是第五版,在下一次修訂排印時改為繁體字並不增加成本多少。自然科學的學科性質決定了它的很多書籍隨著時間流逝便逐漸喪失其價值(這一點恰恰和人文書籍相反),看看這十多年來的計算機書就知道此言不虛。當然計算機領域發展日新月異,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應該說以上的判斷大體上是不錯的,即自然科學領域過去出版的大部分書不須重印,也就不存在浪費的問題。


四、恢復正體字會引起混亂嗎?


中國現在實際上是簡繁混用,早已出現了混亂狀況。1956年至1964年之間出版的一些書籍,很多只採用了第一次簡化方案第一部分的230個簡化字,如国学献会对价汉庄术历义阶齐广关与东等字,書如《中國思想通史》、《詩學》、《歐里庇得斯悲劇集》等,在今天看來也可以説是簡繁混用。今天很多使用繁體字的地方,又常常出現錯字。比如街上隨處可見的“發廊”、“美發”的招牌,廣告上也常有“某某花園距某地3公裏”的説法,中華網繁體版的“農曆”寫成了“農歷”,天台山、天台宗也常被一些質量不高的繁體排印的書印作天臺。而一些較規範負責的簡體書在印古人名號時,又常常用繁體字,如穀梁、徐稺、楊(杨)脩、魏徵、高適、劉(刘)知幾等等。在一些工具書以及涉及古代的書籍裡,繁簡混用的情況更爲常見。如最權威的《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字頭以繁體為準,但内容則繁簡混用。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詩經詞典》和《簡明古漢語詞典》都是不錯的工具書,但僅字頭用繁體,内容用簡體。由於繁體字無法取消,這種混用狀況還會持續下去。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實行了不到五十年的簡化字方案廢止,恢復正體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消除文字上的混亂。


毫無疑問,恢復使用正體字,在一段時期内將在社會上引起文字書寫的混亂。這主要是因爲大部分人不會書寫繁體字,尤其是對於里裏、松鬆、谷穀、斗鬥、几幾、徵征、盡儘、發髮、歷曆、鍾鐘等字不知道怎樣使用,因爲在一般人熟悉的簡體字中這些字本來是沒有區別的。解決的辦法是,在恢復正體字之前,除了在媒體上廣泛宣傳之外,要對很多文字工作者,如出版人員、記者、編輯、秘書以及教師等進行培訓。而出版社也須出版一些有鍼對性的小冊子,以教育大眾正確地書寫正體字,報紙、電視上也應開闢專欄,幫助大屑m正書寫習慣和常見錯誤。大學中文系尤其要加強這方面的教學,保證中文系本科生能夠準確無誤地書寫正體字,畢業後充實到社會上的文字工作部門,逐漸掃除書寫中的錯誤,最終結束這種混亂狀態。對於這樣一種混亂,不必估計過高,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我們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推行正體字,並且堅信將來混亂期結束以後,我們將有一個良好規範的文字環境,再也不會有簡化字帶來的種種弊端以及簡繁混用帶來的諸多煩惱。


五、餘論。


有人說簡化字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對他進行修訂不更好嗎?我也曾考慮過這一方案。可是不行。首先,修訂後的新字必定帶來新的混亂,比如假設大家深以爲憾的後、雲、裏、徵(征)等字恢復了,就會讓很多人不適應,和前面所說的“對於里裏、松鬆、谷穀、斗鬥、几幾、徵征、盡儘、發髮、歷曆、鍾鐘等字不知道怎樣使用”一樣。很多人也不習慣恢復了的字。就好比現在本來已恢復餘(馀)字,但很多人在書寫時、很多書在排印時仍不與“余”字做區分。如果是修改現有簡化字字形,寫法筆劃有所調整,則勢必產生更多的混亂。其次,與其讓人們學會正確書寫一些恢復使用的字和新的字形,不如去學原來的正體字,兩者的難易程度也很接近。總之,僅對現有簡化字進行調整,並不能徹底結束繁簡混用的狀態,反而會引起新的混亂,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爲了解決目前的文字使用的混亂狀態,爲了方便國際交流和將來的兩岸統一以及漢字字形統一,爲了中國民族文化的復興,只有恢復使用正體字纔是唯一出路。


很多人反對恢復正體字,主要不是在學理上有多少站的住腳的證明和道理,而是習慣使然。畢竟簡體字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基本能表達我們的語言,要放棄使用了幾十年的簡化字去寫繁體字確有很多的不適應。但是請想想,不到五十年的簡化字比起近兩千年的繁體字來説(如果以小篆隸化開始算繁體字的歷史的話),又顯得歷史太短。爲了中國傳統文化不至斷送在我們這一代手上,解決上文所說的簡化字的種種弊端和簡繁混用的狀況,只有恢復使用正體字,雖然我們將經歷一個短時間的不適,做出一點犧牲,總比將來給子孫後代造成的不適和犧牲要小得多。有些人認爲恢復繁體字就是復古倒退,將其與恢復八股文、甲骨文等同,這是很幼稚的觀點,我也不用在這裡多說。


恢復正體字的確有許多困難,但事實上最大的困難並不是上面所說的那些,而主要來自政府,取決於政府有沒有這個勇氣和決心。雖然這意味著對自己一段歷史的否定,但總比對我們幾千年文明的否定要好吧!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都可以否定,簡化字爲什麽就不能否定呢?回顧簡化字推廣近五十年的歷史,前二十多年因爲自我封閉、缺少與海外的交流、不重視傳統文化,尚可一意孤行不至發生很大弊端。但近二十年來的文字使用混亂和簡繁混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雖然最近公布了《國家語言文字法》,可以預料將仍然不能改變目前的混亂狀況。現在到了我們勇敢地面對這一問題並加以解決的時候了,而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恢復使用正體字。這五十年來我們國家在語言文字政策上犯過很多從錯誤,如六十年代推行拉丁化的新維文、新哈薩哈克文,雖然比原有的阿拉伯字母的文字更具科學性(簡化字主要是簡省了一些筆劃,也談不上科學性)但最終不免失敗的命撸?982年廢止。第二次簡化字方案的出臺更是一個錯誤,我們最終也廢止了。那爲什麽不能考慮廢止第一套簡化方案呢?

現在是政府採取行動的時候了。政府應該認真地面對建國以來文字政策上的失誤,仔細考慮恢復正體字的問題,廣泛徵求專家學者們的意見,積極穩妥地恢復中國人使用了近兩千年的繁體字。這是涉及到中國的文化建設和民族文化復興的大事,也是有利於我們子孫後代的大事,這項工作實行的越早越好,而實行越晚越不利於漢字的統一和傳播。今後國家在文字方面的工作主要應是整理和淘汰異體字,規範統一字形,建設現代漢語基本字庫和較全備的漢字字庫。也希望我們的專家學者勇敢地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議,並且嚴肅認真地進行漢字的整理和規範工作,推進字形統一(尤其是大五碼和國標碼,甚至包括日語漢字等),讓人們感受到中國知識分子身上的良知,看到中國的希望。
 

1、汉字简化

http://gb.cri.cn/3601/2004/09/15/342@300932.htm

汉字改革内容之一。它包括减省汉字笔画、减少汉字字数两种含义。前者指把笔画繁复的字,变成笔画少的字;后者指一个字原来可能有几种写法,包括正体、俗体、异体等,经过简化后,确定一个为正体,其余均废除。被简化了的汉字称为简化字。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简体字,也就是说,汉字简化工作和简化字,从中国殷商时代就开始了。以后几乎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做了汉字简化工作,都产生过相应的简化字。如 ,从六国文字到秦统一后的小篆,秦始皇下令的“书同文”,可以看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由官方做的汉字简化工作,小篆对六国文字说来,就是规范字、简化字。以后从小篆到隶书,从隶书到楷书,每一次书体变革,都是一次汉字简化工作。楷书定型以后,还有对楷体字的正体、俗体、讹体的甄别工作。现代汉字简化工作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钱玄同、陆基、黎锦等人做了很多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辑出版了《简化字总表》。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同时废止1977年发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简化字总表》所列简化字是通行汉字的正体。

作者:王曦

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发展,汉字也不例外。汉字自产生以来,就同时存在着繁化和简化两种相对的运动。其中简化是主流,是发展的总趋势。

自清末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陆费逵、钱玄同等提倡简体字以来,围绕汉字简化进行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新中国成立前,南京国民政府曾公布过《第一批简体字表》,旋即废除,就是明证。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汉字改革,于1956年通过《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发表《简化字总表》,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修订版。但这一系列的汉字改革也在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等汉语、汉字通行区内人们广泛而激烈的争论。既有大力支持、热烈欢迎的,也有全盘否定、强烈反对的。

反对汉字简化的观点有如下几方面:

1、简化汉字破坏了汉字结构、损害了汉字构字理据。

“简化字最主要的缺点就是破坏汉字的字形结构,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很多汉字在简化时没有考虑字形,常常仅是将其视为一个符号。这样做的结果就使的一些字不再适用于六书的规律。”(罗宁《关于恢复使用繁体字的一点思考》)

2、简化汉字破坏了中国文化,损害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纽带。

“肇端于五四的反礼教、反封建的口号从意识形态上造成了现代人与文化传统的隔膜,而现代汉语白话文与简化汉字才切实地隔断了中国文化的承传。经过这两个运动,汉语文言文与正体汉字就由文化的主要载体退化为文化的特殊现象。对于我们今天的知识分子,它们不啻于外语、外文,不经翻译,不经注释,没有师友的指导,民国以前——并非远古——的书籍与文字就不能被流畅地解读。经过这两个运动,中国文化才成了‘传统文化’,‘古代文化’,成了已经死去的东西。”(张钊《简化汉字到底简化了什么》)

3、采用同音假借来简化汉字是文字发展中的退步。

“简化汉字恰恰把很多意思毫不相干,而仅仅读音类似的几个字,用一个笔画较少的字来顶替,人为地造成‘别字’的使用。比如,‘只有’的‘只’和‘一隻’的‘隻’;‘頭髮’的‘髮’与‘發展’的‘發’;‘後來’的‘後’与‘皇后’的‘后’;‘干戈’的‘干’与‘才幹’的‘幹’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是文字发展中的退步!”(张钊《汉字简化,得不偿失》)

4、简化汉字无助于汉字的学习、阅读和书写

“简化汉字将若干分工细致的字重新归纳成一个多音、多意字,使汉字的字数骤减。从表面上看,减少了学习的总量。但由于多音、多意字的增加,学习单字所要花费的功夫增加了。原则上讲,字越多,字意越单一、固定,普通人学习和使用起来就越容易;而字数少,取意广,功能多、变通,则只适合那些善于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人。我觉得,汉字的简化,实际上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张钊《汉字简化,得不偿失》)

“笔画较少的简体字是否真的明晰度增加、易于辨认,增加阅让速度呢?一位曾是大陆的文字改革专家便承认,笔画差别太小,形体近似的字因而增多,会易于造成辨别的错误,视力也容易疲劳,反而会降低阅读效率。”(世界日报记者王广滇《中文“繁简之争”系列报道》引述反对简体字者的观点)

5、简化汉字无助于汉字的计算机处理

“决定性的结论更在电脑输入成功以后,实践证明繁简输入一样快。不论是中国大陆的拼音输入,还是安子数字输入,或是台湾的注音字母,以及北京的五毛字型和台湾的仓颉码,都可能达到不亚于英文输入的速度。”(彭小明《汉字命运忧思录》)

6、简化汉字给两岸三地交流以及国际交流带来不便,更加破坏了汉字文化圈的统一性。

“现在港澳台三地仍然使用正体字,汉外华人读写也以繁体字为主,欧美、日本、韩国等地区的汉学界,在用汉字书写时,也大多是繁体字。”“汉字字形统一的问题,也是汉字文化圈的统一问题。……汉字在这些国家最大的使用是,他们的很多古籍都用汉字印刷,当然都是繁体字。这些国家的人要了解自己的历史以及传统则必须学习汉字,而且必须是繁体字,否则学了简化字之后还是得学繁体字,才能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整理合并异体字和规范统一字形纔是现在的当务之急,这也就是学界正在讨论的汉字统一问题,我很难想象用简化字去取代它们的汉字,也很难想象用简化字去取代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繁体字。难道将来两岸统一了,还是实行两套文字吗?”(罗宁《关于恢复使用繁体字的一点思考》)

赞同汉字简化的观点:

1、汉字简化简化符合汉字历史发展的规律。

“汉字字形演变的总趋势是简化,这个结论是以汉字发展史上的无数事实为依据的。汉字形体从甲骨文、金文发展到小篆,是一个简化的过程,小篆又简化成隶书,隶书又简化成楷书。这不断简化的过程反映了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汉字的简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字的结构和写法上。结构上归并或省减某些成分,写法上图画性消失,符号性增强,笔形也由绘画式的线条变成由点和直线构成的笔画。汉字的简化趋势在同一字体内也表现出来。早在甲骨文、金文里,就有许多简体与繁体同时通行的现象,最后常常是繁体被逐渐淘汰,简体则流传下来。楷书的简化更为突出,在通行的两千年内,字形不断简化。”(上海语言文字网《为什么要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

2、汉字简化符合汉字现代化的方向

“简化字跟繁体字相比,它的显著优点是:笔画少,结构简,字形清晰,分辨明快,比繁体字好学便用。推行简化字对于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都有好处。当代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更证明了简化汉字是完全符合现代化方向的。因此,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既是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也是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上海语言文字网《为什么要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

“简化汉字和繁体汉字相比,其笔划大大减少了,学习和记忆的难度也就相应地大大降低了。”(林明峰《论汉字简化的伟大意义》)

3、简化符合今天汉字使用的趋势

“从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开始,简化字在祖国内地广泛推行,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特别受到初学文化的儿童和成人的欢迎。40多年来,简化字作为国家法定的现行通用文字的重要部分得到全面普及,而且已成为联合国使用中文的规范。”

简化字在其他地区和国家也程度不同地在使用着。香港知识界对简化字采取了“繁简由之”的态度。台湾不仅民间已大量使用简化字,政府和文化界也曾多次公开讨论汉字简化问题。台湾教育部颁布的作为手写行书标准的《标准行书范本》中,也已大量采用了简化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在华文教学中早已学用我国公布的简化字。其他许多国家在汉语教学中也都学用简化字。可见,使用简化字已是大势所趋,恢复繁体字的路是行不通的。(上海语言文字网《为什么要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

4、简化汉字有助于计算机信息处理

“计算机处理汉字又对汉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希望对横向笔画超过七笔、竖向笔画超过八笔及其以上的字进行笔画减省。”(上海语言文字网《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同中文信息处理有什么关系?》)

那么,我们怎么来看待汉字的简化呢?

我们以为,应该以客观的态度地来看待汉字简化,即从实际出发,实是求是地评价汉字简化。

首先,我们应该科学而正确地评价汉字。

汉字既不是神奇得成了“最有国际通用性”的一种文字,也不是“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臭狗屎。它只是记录汉语的一种符号,忠实地担负着记录汉语的功能,与汉语基本相适应。

其次,我们要正确看待汉字与汉文化的关系。

汉字记载着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成果,是中国文化典籍的忠实记录者。并非中国文化典籍就不能用简体字来记录,而非得用繁体字来记录。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简体本《十三经注疏》就是一个明证。

再次,我们要区分普遍意义上的汉字简化与某一次具体的汉字简化。

现在批评汉字简化、反对汉字简化的学者们大都是把矛头对准新中国成立后公布的“一简”和“二简”(特别是已经废除的“二简”,),指出其中的不合理性,然后从根本上否定汉字简化。这种做法是粗暴而错误的。这两次具体的汉字简化确实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二简”,有很多是错误的),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最终否定汉字简化这一符合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

还有,我们要注意将学术与政治划清界限。不能把将学术绑在政治的车轮上前进。

有些对于汉字简化的批判并不是纯学术的,而是带着政治的有色眼镜。对于这些恶意的批评,我们要擦亮眼睛,分清是非。

最后,我们要从“一简”和“二简”的推行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简化方案。

对于前文中有些反对汉字简化的理由,大家可以自己去体会、去思考,我们就不一进行反驳。

对于现行汉字的简化,我们以为还有必要进行以下一些工作:

一、有些汉字的笔画还是太多,有必要进一步简化。这与汉字显示的点阵有关。如果笔画太多很多字就不能完整地显示出来。比如现在大家看到的“量鼻”就不是规范的字型。这一方面固然要进一步改进计算机的字模显示技术,另一方面,我认为汉字也有必要作出让步,进一步将那些笔画繁难的字进行简化,特别是那些常用字。

二、汉字进一步简化应在系统性方面努力。比如“盧瀘”简化为“卢泸”,而“廬爐”等简化为“庐炉”。这就是不系统的体现。还有一些不够彻底,如“還環”等简化为“还环”,而“寰”等不简化。

三、汉字进一步简化就充分考虑简化汉字的字理和字义,尽量少用同音替代和草书楷化等易损害字义、字理的不妥之法。这也是反对汉字简化者主要攻击的一个方面。

四、现在的汉字简化已不能再局限于大陆本身,而必须放眼于全球的各个汉语汉字使用地区。比较异同,相互妥协,走“中庸之道”(陈建民《中介理论与汉字简化》)。

http://gb.chinabroadcast.cn/3601/2004/09/15/342@300932.htm

------------------------------------------------------------------------------

2、简化字有什么优劣?

作者:胡吉成

一、什么是简化字和繁体字

简化字和和繁体字相对而言的,是互相对待的一组概念,没有一方,就没有另一方,没有繁体字,就没有简化字,没有简化字,也无所谓繁体字了。简化字是指原来结构复杂,笔画多,后来人们在运用中,人们对它进行了改造、简化,由此而产生的笔画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就是简化繁体字,取代繁体字的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繁体字就是笔画结构复杂,被简化字取代,现在一般场合已经不使用的那些汉字。例如“据、惧、、郁、龟、灶、灭”是简化字,而与这些字相应的“、鬱、龜、竈、”是繁体字,这些繁体字今天在我们日常文字工作中已经被简化字取代,不再使用,是现代汉字规范化的对象。

注意简化字不一定就是结构简单的汉字,有些汉字,从产生之初至今就是那样简单,没有相应的繁体字,它们不能称之为简化字,例如“人、一、二、十、上、下、、手、寸、工、戈”等。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也不一定就是繁体字,繁体字的内涵不是指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而是特指为简化字取代了的,已经停止使用的那些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例如“、蹿、、疆、、冀”等汉字结构都十分复杂,但不能称之为繁体字。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简化字理解为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也不能简单地把繁体字理解为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

二、汉字为什么要简化?

古代的汉字属于表意性文字,字形结构的标音表义倾向,使得汉字的笔画、结构日益复杂起来,或者是因为一个字从单义变成了多义,因此,出于字形上分化区别意义的需要,往往也在原有的汉字上增添成分。例如“云”,本来就是表示云彩的象形字,后来表示说话的“云”(如人云亦云)也用这个字表示,为了区别字义,于是人们在原字基础上增加偏旁“雨”,构成形声字“雲”表示云彩意义,原字“云”表示说话的意义,如“古人云”。又如“益”,本字就是表示水在器皿上,表示溢出,会意字,后来表示又产生了更加这样的意义,例如“精益求精、老当益壮”,所以本义就另外创造一个“溢”来表示,这样汉字的结构就复杂起来了。有些字结构上叠床架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难。

俗话说物极必反,汉字结构化到登峰造极的时候,其不便使用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了,于是人们又在使用过程中开始简写汉字,省改笔画,形成了一大批的简化字。实际上,汉字简化是伴随着汉字发展始终的,从复杂到简单,这也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规律。从金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再从隶书到草书、楷书,汉字每一阶段的发展变化,都伴随着笔画结构的简化。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大部分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例如“云、采、电、面、众、”等都有数千年的历史,即使像《说文解字》这样规范小篆的字书,对于一些俗体字,即民间流行的简化字,也照样收录,比如“礼”字,公元1956年经国务院公布才取得正体地位,可以堂而皇之地使用,但实际上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就已经收录了,它在非正体的位置上可以说苦苦挣扎了差不多两千年,终于迎来了最后胜利!今天出土的许多文物,如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敦煌变文集等都有许多简化字,至于宋元以来,各种写本中的简化字更是满目皆是,虽然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不能登入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非常盛行,与官方文书形成鲜明对照。

所以汉字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两种势力在相互斗争的:从便于区别字义看,汉字需要繁华,结构复杂些,笔画多些,这样多一些区别特征;从有利用人们日常学习使用看,汉字需要简化,笔画结构简单一些为好。在这两种势力的斗争中,简化取得了最后胜利,因为人们创造汉字是为了使用,当然必须顺应民心,适当简化,于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就产生了简化字,简化,是文字发展的必然,简化字,是汉字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今天简,明天一定要简,这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我们今天简化汉字,不过是顺应汉字历史发展的要求,把民间流行的简体字搜集起来加以整理而已,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方便人们大众使用汉字。当然,文字是具有社会性的,因此我们使用汉字,必须注意规范,个人不能随意简化,而要由政府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三、简化字有什么优劣?

简化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第一,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数目,原来的繁体字平均笔画是16画,简化后平均笔画是10.3画;第二,提高了阅读的清晰度;第三,减少了通用汉字的字数;第四,简化后产生了一些新形声字表音比繁体字准确;第五,有些简化字便于分解和称说。但也要注意到,简化字也有其不利的一面:第一,有些字改变了原来的偏旁系统,使得繁简对照关系变得复杂;第二,增加了一些形近字;第三,同音代替减少了字数,但有时造成表意模糊;第四,一些简化字削弱了音符的表音功能;第五,有些简化字的形体不便于分解和称说。而且简化后,在一定场合又需要使用繁体字,汉字总量有增无减,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习汉字的负担。

同时,汉字的简化也要有度,不能说越简越好,否则区别特征减少,混同的可能性就增大了,这样的结果同样是不便于运用。例如简化字“几”和“儿”,笔形近似,手写体很容易混同,而原来的繁体字就没有这个问题,试比较:“几-儿”、“几-兒”“幾-兒”,很显然前一组混同的可能性要大于后二组。又如“千-干-于”、“己-已-”、“土-士”,这几组汉字虽然不是简化字,但它们之间的差别足以说明,笔画过于简单,区别特征少,字形近似,是特别容易混淆地,给使用造成混乱。所以简化汉字要视具体的汉字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简单地说一个字应该简化到多少画以下就好,否则就不好。

我们教材《现代汉字学》123页就介绍了一种主张,即把所有复杂的汉字都简化到十画以下甚至五画以下,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非常良好的愿望,但良好的愿望就一定会产生良好的结局吗?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不过,也有人认为汉字应该简化到十画以下,理由不外乎这样一些:第一,字体结构的简化是汉字发展的方向,是汉字几千年发展的主流;第二,简化字笔画少,结构简单,同时还提高了阅读的清晰度,优势明显;第三,现代汉字还有很多字结构复杂,笔画多,应该简化到10画以下,便于运用。但是这样的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所以也有反对的意见:第一,现代汉字经过第一次简化后,结构相对已经比较简单,具有相当的清晰度和区别性,不必简化到十画以下;第二,文字简化要循序渐进,保持稳定性,如果不停地简化,反而不利于应用;第三,把汉字都简化到十画以下,势必降低汉字字形的区别,使形近字增多,难以辨认,容易造成使用上的混乱,因此汉字不宜简化到10画以下。无论是支持也好,反对也好,其实都是有其合理性的一面,虽然看起来是矛盾的,但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至于汉字时不是要简化到生画以下,哪些字需要简化到十画以下,既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也不能是几个文字学家关起门来研究一下就可以,这还要看汉字自身发展的情况而定,只能顺应潮流,因势利导,相机行事,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字毕竟也是现代信息社会须臾也离不开的工具。

四、繁体字可以使用吗?怎样使用?

首先我们要说明的是,繁体字已经为简化字所取代,属于不规范的汉字(注意不是错别字),因此一般人在一般场合不能随意使用。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当前的一种不良倾向,就是走向简化字的反面,死抱着繁体字不放,不分场合地大肆大量使用繁体字,尤其是现在一些电视剧字幕、商品包装说明等,使用繁体字成风,这是违反我国现行语文政策的,是违反我国公布的语言文字法的,按照有关法规,繁体字只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场合使用,一般日常使用简化字,繁体字则属于不规范的汉字,当然不能随意乱用。

19921216日,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工作表彰会开幕式上,当时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柳斌传达了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三点意见:“一、继续贯彻国家现行的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汉字简化的方向不能改变。各种印刷品、宣传品尤应坚持使用简化字。二、海峡两岸的汉字,当前可各自维持现状,一些不同的看法可以留待将来去讨论。三、书法是一种艺术创作,写繁体字,还是写简化字,应尊重作者的风格和习惯,可以悉听尊便”。

简化字今天已经是取代繁体字成为正体,属于规范汉字之列,而繁体字则是属于不规范的汉字。我们今天日常使用汉字,字形和笔顺要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公布的7千个汉字为依据,而繁体字是不在这7千个汉字之列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使用繁体字是于法无据的。只有一些特殊场合,可以使用繁体字,例如古代汉语、古典文学、历史、考古学、古文献学等课程相关的书籍,书法美术作品,已经注册的商标,老字号,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的涉及汉字的道具,对台港澳的宣传等等。

关于简化字和繁体字,还要注意二者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有些简化字合并了别的繁体字的意义,代表了几个字,这个时候,如果需要使用繁体字,就要注意不要简单对应,而要查阅字典辞书,不要弄错,闹出笑话来。例如“面”用于表示面颊、面容、方面这样的意义,“麵”用于表示面条、面粉这样的意思。汉字简化后,“麵”废除了,其意义合并到面字中去了,当需要使用繁体字时,在“面颊、面容、面谈、面对面”这样的词语中要使用“面”,在“吃面、面食、面粉”这样的词语中要使用“麵”。可是有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繁体字简化字简单对换就完了,所以就利用现在电脑的自动转换功能把简化字转换成繁体字,结果闹出不少笑话。例如一盘我国古典音乐的CD唱片,将古曲“十面埋伏”写成“十麵埋伏”,按字面意义解释开来就成了十碗面条的埋伏,令人啼笑皆非。类似这样的错误,在商品包装和影视剧字幕上,可以说比比皆是,例如将“皇后”错为“皇後”,“出發”错为“出髮”,“头髮”错为“头發”等等,本想显示水平,结果弄巧成拙,露了大怯。我们学习简化字和繁体字,一定要注意不犯这样的错误。

五、简化字在国际上有什么影响?

汉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作为记录汉语的现代汉字,其变化自然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简化字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

简化字的公布首先得到了海外华人社会的响应。

新加坡1969年公布了502个简化字,绝大部分与我国的简化字相同,不同的只有67个;1974年新加坡教育部又公布了《简体字总表》,收简化字2248个,其中有10个是我国没有简化的,其余的与我国1964年出版的《简化字总表》相同;1976年,新加坡教育部对《简体字总表》进行修订,删除了我国尚未简化的10个汉字和67个异体简化字从而与我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相同。

马来西亚汉字简化工作稍晚于新加坡,于1972年成立了“马来西亚简化汉字委员会”,研究拟订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使用的简化汉字,19812月出版了《简化汉字总表》,收简化字2238个,与我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上述两个国家,改革简化汉字虽然走了一段路,但最后实际上是采纳了我国的简化字。

泰国最初一律不准兼教华文的学校用中国的简化字教学,后来联合国接受了我国的简化字,国际上也都承认,于是泰国政府取消原来的限制,允许部分兼教华文的学校教学使用,198312月又宣布所有的华文学校都可以教学。

我国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推行简化字,但是我们相信,随着两岸四地经济文化的越来越频繁的交流,随着交往的加深,汉字早晚会统一起来的,书同文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实现。两千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系统的汉字整理工作,大力推行小篆,彻底改变了战国时代“文字异形、言语异声”的混乱局面,一个落后的封闭的封建社会都能做到的事,而在现代信息发达的社会就更能做到了,也更应该做到。面对今天我国几地汉字异形的状况,许多有识之士都发出呼吁,热盼统一汉字,以促进交流,促进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

六、现代汉字还可以继续简化吗?

关于汉字要不要进一步简化的问题,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比较感兴趣,这从我们网上讨论的情况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而实际上对于简化字与繁体字也有种种不同的观点,我们主张大家结合个人实际来进行研究,深入认识,重在弄清楚这方方面面的观点有没有道理,你自己有什么看法。

对于汉字是否需要进一步简化这个问题,其实是有争论的,主张简化汉字的就认为简化是汉字发展的总趋势,现代汉字也不会例外,而且现代汉字结构复杂,笔画多,难记难写,有必要简化,比如像“、罐、齉、、冀”等汉字,笔画多,结构还比较怪异,难以掌握,而简化字结构简单,有利于学习掌握,所以汉字有必要进一步简化。

反对汉字进一步简化的观点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们认为,为便于运用,文字应当保持相对稳定性,不断简化破坏了文字的稳定,不利于应用,比如现在刚推出的字典辞书就得重新编写,电脑的字符集也需要重新编码,这些工作量都是相当大的;而且简化汉字,使汉字失去了字理,不便于学习,也容易割断汉字的历史传承,不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比如繁体字“雲”,上面是“雨”,表示意义,下面的“云”表示读音,两个字符具有理据性,教学十分方便,掌握也不难,而简化字虽然简单,但不象形的象形字就失去了字理,变得不可理喻了;何况,经过上个世纪50年代的简化,汉字结构已经比较简单了,如果继续简化,原来的繁体字没有废除,在一定场合下还要继续使用,汉字总量有增无减,反而增加了学习负担。

过去有人主张汉字改革、简化,是因为汉字不便于输入机器,而现在汉字输入机器问题解决了,而且输入速度不亚于拼音文字了,因此他们认为汉字就没有必要改革了。这种观点看似有理,其实不然,汉字输入机器的问题是解决了,可是汉字输入人脑这一关键问题还是没有很好解决,识字写字至今依然占据着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很多时间,影响了其它语文知识的学习。很显然,汉字输入人脑应该是要放在第一位来加以考虑的。

我们认为,汉字简化最符合汉字的实际,而拼音化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因为汉语方言众多,分歧很大,在普通话远远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失去了汉字就失去了沟通方言的有效工具,我们说,汉语方言之所以没有分裂为不同的语言,虽然我国政治上高度统一起了决定作用,但汉字的沟通与限制分化的作用也是巨大的,而且拼音文字恐怕很难解决汉语同音词众多的问题,尤其是汉语语素单音成义的特色是拼音文字无法适应的。在简化的同时,可以对一些部件进一步整理,尽量减少哪些没有构字能力的部件,合并一些易于混淆的部件,例如“脑”和“瑙”,右边偏旁可以统一,“尧”的上面偏旁可以统一为“戈”,“步”的下面可以统一为“少”,这些无伤大局的整理,可以极大地方便汉字的学习与使用,减少错误。因此,汉字的简化与部件的整理,既便于学习使用,又不破坏汉字的本质特点,不影响汉字与汉语的相互适应的关系,汉字照样可以发挥其沟通方言的作用和分化同音字的作用。

当然,汉字要不要简化,怎样简化,不是个人说了算的,必须在政府有关部门统一组织下进行,在没有新的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应自觉维护汉字的规范与统一,让汉字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来源:湘里妹子学术论坛

http://gb.chinabroadcast.cn/3601/20.../342@300936.htm

-----------------------------------------------------------------

繁體字我則決依照臺標準

用“麼”不用“麽”

用“勻”不用“匀”

用“丟”不用“丢”

用“說”不用“説”

用“裡”不用“裏”

用“憑”不用“凴”

用“為”不用“爲”

用“概”不用“槪”

用“強”不用“强”

前面的繁體都是臺經過整理以面就作爲異體了~~除了細明體和楷體和個別字體,面的字一般都打不出~~

GB18030面很多字就是中港臺日韓混亂的,“說”本統的寫法,簡化后出了個“说”,“说”的繁體自然就是“説”,然後傳統的“說”又被吸收到18030裡面去了~~

 

----------------------------------------------------------

3、简化汉字到底简化了什么

作者:张钊 提交日期:2002-02-01 08:26:00

两个小故事

一次,和一位同胞争论起唐朝初年的历史,吵得脸红耳。他的博学每每令我惊讶。我原来自以为很熟悉两《唐书》,但他讲的好些典故我听也没听过,很惭愧于自己史识浅薄。追究下去,他说:是从电视剧《唐明皇与杨贵妃》里看来的。我立即哑口无言!

去年编辑部来了一篇稿子,题目是:男尊女卑在汉语和德语中的对比。作者是一位语言学专家,在国内出过好些书,发表过好些文章。他的立论是:汉字中,从“女”、从“母”的字多含贬义。他以“毒”字为例,说:“从‘母’,贬义”。正体汉字中的“毒”字下边不是个“母”,而是个“毋”。汉字简化后,把这两个部首合一,都写作“母”,因此造成了这样奇怪的“研究结果”。

是什么造成了我们对历史的严重曲解,是什么造成了我们对几千年的文化沉积那样深刻的偏见呢?这首先来自我们的意识形态中对传统文化的逆反心理。但是,现代汉语白话文运动与解放以后的汉字简化运动对当代中国文化与知识分子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以及对汉语、汉字的大规模改革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崇尚的精神有关。

白话文与简化字

现代汉语白话文与简化汉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最显著、最有成效的两个结晶品,它对中国文化的现实与未来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现代汉语白话文运动不仅是一场文化大革命,更是一个有广泛现实效果的政治举措。现代汉语白话文被规定为正规语言之后,首先在小、中学的语言教育中获得了普及。随着一代一代通过现代汉语白话文学习科学、文化的人们的成长,它在一般媒体如图书、杂志、报纸、广告、广播、电视,乃至于现代的互联网中,在日常的应用文字如文件、通知、说明书与账单等等中,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代汉语白话文运动在汉语、汉字的改革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仅仅是这场轰轰烈烈的文化改造与文化决裂运动的先导之一,开了此后一切弃绝文化传统的行为的先河。现代汉语白话文的成功普及为这场文化运动树立了信心,为后来的汉字简化运动铺下了理念与实践的基石。可以说,汉字简化运动直接继承了现代汉语白话运动的精神,彻底完成了现代汉语白话文运动未竟的事业。

肇端于五四的反礼教、反封建的口号从意识形态上造成了现代人与文化传统的隔膜,而现代汉语白话文与简化汉字才切实地隔断了中国文化的承传。经过这两个运动,汉语文言文与正体汉字就由文化的主要载体退化为文化的特殊现象。对于我们今天的知识分子,它们不啻于外语、外文,不经翻译,不经注释,没有师友的指导,民国以前——并非远古——的书籍与文字就不能被流畅地解读。经过这两个运动,中国文化才成了“传统文化”,“古代文化”,成了已经死去的东西。文化大革命与八十年代的“反思”(《河殇》之流)敲死了棺材上最后两枚铁钉,把几千年的思想、文化沉积送进了坟墓。

白话文、简化字白化了文化,简化了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们说:传统文化不能适应生产力的新发展,我们需要新的文化;不与传统文化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新的文化就不能建立。因此,隔绝中国文化的承传,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他们的逻辑有些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

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每一个新发现,新技术,新的生产流程,新的市场开发都是建立在以往的发现,以往的经验的基础上的。为了追求新的生产力,而摒弃一切既有的知识与技术,回到钻取火,击石成斧的水平上,当然是不可以的。与生产力相比较,文化的发展更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对既有的沉积有更大的依赖性。为了建立适应新的生产力的文化,而摒弃一切既有的文化,就如同把文化抛回到原始洪荒的野蛮时代。

五四人并不是要我们拒绝一切文化,头脑空空,君子而野人,人而禽兽。他们是要我们抛弃中国的文化,义无反顾地接受欧洲文化。他们只是把中国文化看成了接受欧洲“先进文化”的拦路虎。如今,这个拦路虎分享了其他珍禽异兽的命运,被我们灭绝了,我们有没有因此更好地接受了“先进”的文化呢?我们废除了汉语与汉字,却并没有因此学会任何一种“先进的语言”,并没有因此打开一条通向“先进文化”的康庄大道。连我们最崇拜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典也是几经翻译、注释才能读懂。学校里教的“马克思主义”其实不出斯大林的那本薄薄小册子。

一个断绝了源泉的小水洼,当代中国文化虽然受着欧洲十八、十九世纪支流思想的雨露甘霖,恐怕还是难免干涸的命运。缺氧的人在最后的时刻不会再感到窒息,反而产生了欣快。中国知识分子对当代文化的欣快感,无异于回光返照。我们说白话文、简化字白化了文化,简化了思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处处可见的悲惨现实。

学习汉语、汉字,真正解放思想

李斯要为秦始皇建立绝对的权威与统治,因此必须杜绝一切传统价值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强迫人民以吏为师,全神贯注地学习秦王朝要他们知道的东西,实行彻底的思想清洗。先秦的文化,特别是那些文化的载体——书与儒生,都是这个思想清洗的拦路虎。焚书坑儒是灭绝这个拦路虎既干脆又快捷的办法。但是,高祖进军鲁国,当地读书声、弦歌声不绝于耳。孔子之道终于成了此后两千多年的主导思潮,而申韩法家成了暴政文化的代名词。

与焚书、坑儒不同,汉语、汉字所遭到的大规模的改造,真正、彻底地把人民与既有的文化营养隔离开了,使他们长久地处于文化的真空之中。Bill Gates说:“掌握了媒体,就掌握了头脑。”在失去了一切文化营养来源的时代,这句话就好千真万确的真理,在闪闪放光。

这两天是鲁迅的纪念日。鲁迅一面教导年轻人彻底摒弃古书,一面提倡独立的人格,呼唤“精神的战士”。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可以说是用自己的一生去履行鲁迅的教诲。他们一方面把早已经被打翻在地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作替罪羊,在它身上灌注了一切失败与绝望带来的仇恨;另一方面,热切追求思想解放,希望打破所有条条框框,作最彻底的“自由主义者”。但是,他们无论怎样努力,其思想与行为都不能超出既有的模式。他们虽然以“后现代”自我标榜,但其思想深处还被禁锢在带上了“中国特色的”,欧洲十八、十九世纪的那一两个思想流派的囹圄中。因为,他们鉴于语言文字的隔膜,不能切实学懂其他任何东西。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无论是学习任何一种欧洲语言,还是学习汉语、汉字,都可以帮助我们打开通向外界窗口,有希望有朝一日能解脱桎梏,逃出囹圄。不管你信不信,学习才能带来真正的思想解放。

--------------------------------------

4欲简弥繁,欲清弥浑,欲速弥迟 

——有感于简化字改革

王文元

《书屋》二〇〇二年第八期

 二十世纪中叶,在媚俗有余而媚雅告缺的喧嚣背景下,神州大地掀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汉字简化运动。大多数繁复的汉字遭刀砍斧劈后,有,仅存瘦骨。由于被简化的汉字数量多,笔画改动大,字形走样严重,几乎等于重新创立了一套文字体系。从那时起,中国大陆有了两套正式的印刷体文本——繁体字与简化字。一套使用,另一套被封存了起来。以五十年代为分水岭,那之后出生的人只学简化字,而与繁体字形同陌路。余也孤陋,尚未见到过读后让人折服的剖析简化汉字动因的力作,姑且认为简化汉字的初衷是为了便利习字与信息传递,普及大众文化。就算这个推论成立,推行简化字将近半个世纪了,效果如何呢?恐怕只能用“事与愿违”四字加以概括。简化字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简化,还有麻烦,简化字使得信息传递空前地复杂化了。简化字像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后生们被阻隔在沟的此岸,望彼岸若望冥界,向往之而不能近。

复杂就复杂在,我们只能用新创立的简化字书写或记录“现在”发生的事情,而不可能改变“过去”已经书写或记录的大量信息。这样,势必形成一种可怕的局面:年轻人不能解读“过去”沉积下来的大量繁体字文献。五十年代之前的文献变成了“天书”。

如今,最后一批学过繁体汉字的文化人都已届天命之年,如果不尽快恢复繁体字,再过不到五十年,除了专家,在中国就再也找不出能够颂读三坟五典、经史子集的人了(当然读古籍还需要懂文言文,那属于另一个问题)。熟谙繁体字的人正一点点沦为濒临灭绝的“物种”。此“物种”之危,绝不亚于熊猫。然而时至今日,却听不到些许抢救的呼吁。

我们“繁体族”已经垂垂老矣。我们的下一代,面对先人留下的浩如烟海的古籍,面对精神美食、千年佳酿,停杯投箸而不能食。诸子百家之文、唐宋八家之作,颂之口颊生香,饥读以当肉,寒读以当衣。然而汉字几千年的流风余韵,却被简化字阻隔,戛然而止。汉字之繁简,一字之差,天差地远,后生们面对千百年的湖山人物、翰墨文章,只有望其兴叹了。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薪火传承面临着中断的危险。是不可忧,孰可忧?

有些人认为问题不至于如此严重,把繁体字文献翻译成简化字文本就是了。繁体字汗牛充栋,全部翻译重印谈何容易。据有关专家测算,将繁体字文献(即五十年代中叶之前的文献)全部翻译成简化字版本,恐怕把全世界的造纸厂与印刷厂全部集中到一起,印刷一百年也印不完,遑论有些繁体字被简化之后字义已变,不再具有先前的含义。

父辈还在使用的繁体字,到了下一代,却变成了“古文字”,年轻人读之如读文。这实在是一个灰色幽默。然而面对幽默,我们却笑不起来。

文字属于一种相对保守的文化形态。谁能想到,已经流布数千年的汉字,悠悠四五十年突然作古。人们不能不做如是联想:相对保守的文字尚且如此短寿,那些本就容易变异的文化形态呢?不由得想起一个蹩脚的比喻:性急的酿酒者,出锅即卖,等不急入窖,以蹲其性,优其质,故终不得上乘佳酿。

仓颉造字以还,汉字源远流洪,几经变迁,并非一蹴而就。仅以“日”字为例,“日”,最早为一圆圈,后来圆心加了一点,后又将圆心的点改为空心圆圈,再后又将圆心改为一横,最后才变为外方内横(内横与左右的竖相交),遂成今日之“日”。这些变化都是发生在秦程邈创建隶书之前的一二千年间。程邈创建隶书特别是隶书演变为楷书以后,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摸索,汉字体系大体定型,虽有些字消亡、有些字合并,也稀稀拉拉有些新造之字出台,但总的说变化甚微,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中国的权力王朝,一朝天子一朝臣,而且每一朝天子都要“移风易俗”,除旧布新,以彰示自己独特的天聪,然而汉字却为各个朝代所共用。汉字,几乎是能够完整传承中华大统的惟一种文化形态。历史上不乏好大喜功者、刻意求变者、心浮气躁者、标新立异者、挞伐扫荡者,但他们都未能动摇巍巍汉字之根基。这是因为汉字已经在历史熔炉中千锤百炼,经受烘烤,水分与杂质大体已被蒸发,所剩近于醍醐,去无再去,变无再变。何况,就一般规律而言,文字不过是约定俗成的表音表意符号,一旦被全体认同,无需动辄变异改塑,更无需以此代彼,维护其权威足矣。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希望文字简化,书写迅捷。这种心理并非现代人所独有,古人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发明了笔画稀疏、书写迅疾的草体。草体并非书法家之专利,一般人也广为使用,以至于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所谓汉字“书写体”。比如“学习”,古人书写时就写成现在的简化字。笔画繁复的字,印刷为一体,书写为一体,两体并行不悖。这一点,中国的汉字与西方文字类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简化字就是将两体合一,即书写体完全等同于印刷体。做两体合一的试验,除了中国,世界上尚无第二例。两体合一,意味着丢弃相当一部分传统汉字,使汉字体系面目全非,一部分汉字被置于历史垃圾箱之中。古代人都学习过书写体,所以能够掌握两个体系。今人则大不同,在学校,只能学到简化字,很少接触繁体字。故而两个文字体系,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

从纵向看,年轻人读不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叶以前的繁体字文献(极少数翻译成简化字的文献除外),不能将文明由古及今,以贯之,造成传承的断裂;从横向看,中国周边的汉字文化圈,在与中国进行交流时也产生极大不便,同样是使用汉字,一个是使用传统的体系,一个是使用新创的体系,难以顺畅地沟通。为了弥补缺憾,不时有繁体字版本的东西出现(如电影《秋菊打官司》的字幕使用的就是繁体字),这倒是方便了中国周边汉字文化圈的观众,但却让中国大陆的年轻观众失去了文字揽系,只能凭难以辨别的地方乡音来理解剧情。顾此而失彼,造成人为的大混乱。

随着国门开放力度的加大,这种混乱将越来越严重。

一次性大批量简化汉字,使汉字体系面目全非,其危害不仅在于造成纵向与横向的信息交流不便,更在于开创了一个非常可怕的“先例”。先例是开不得的。世界上的事情,凡有第一次,便有可能出现第二次。而且,第二次可以借助于第一次的惯性,无无绊,危害弥深。有了第一次大规模简化汉字的运动,我们就有理由担心,今后还会出现更大规模的文字简化运动。而汉字简化运动走至极端,很容易进入汉语拼音化的轨道。这绝非危言耸听。简化汉字,简化到最后,必然导致“方块字”不方便这一合乎逻辑的结论。许多人会想,拼音多好,不必头悬梁锥刺股,只要拿出学习方块字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时间与精力,就能熟练地掌握和应用,而且可以把错误率降到很低(不像方块字那样动辄出错)。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呢?一旦简化字站稳了脚跟,必然在不知不觉中催生出拼音化的土壤。这并不需要很长时间。与这一恶果相比,纵向或横向的信息隔绝等弊端,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了。

汉字拼音化等同于毁灭汉字。

对汉字拼音化的担心绝非杞人忧天。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有人提出这一主张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叶,拼音化的具体方案简直就要呼之欲出。一度,汉字如同幕燕鼎鱼,处境极其危险。几乎可以说汉字存乎一念之差。如果汉字真的被取消了,造成怎样的混乱,实难想象。

有人以为,西方使用拼音文字,西方处于世界文明前列,充分说明拼音文字的优越性。中国效仿,合情合理,势在必行。

此说矣。拼音非此拼音也。

逾淮则。西方文字的胚胎就是由字母或相当于字母的符号组成的,而汉字的胚胎就是最初的象形文字。汉字拼音,一字一拼,声母、韵母只能组成拼音符号,组成不了拼音化的词汇(这一点与西方文字大为不同)。在汉语中,无论联系如何紧密的词汇,拼音时候都得将其拆开,一个个拼。这就注定,拼音只能充当汉字的辅助性表音手段而已。东方模仿西方,无异于东施效颦,必始于喧嚣躁动而终于无声灭迹。一种文字,如果只有单字而无词汇,只能算低等文字,算不上高等文字。把自己的文字由高等降低为低等,如此蠢事,为智者所不为。

不用说汉语,就是比汉语更接近于西方语言而且自身带有相当拼音成分的日语,也做不到完全拼音化。日本曾出现过强烈的拼音化主张。好事者还做过拼音化试验,以假名(日语字母)替代汉字,结果以失败而告终。他们发现,取消汉字,实现完全拼音化之后,日语的阅读速度明显降低,而且没有汉字的文章比有汉字的文章更难于理解。有的专家还认为,没有汉字的日文不像日文。现在,保留汉字已经成为日本语言学界的共识。

也许正是基于避免产生日语拼音化倾向的想法,日本仅对个别汉字进行了简化处理,绝大多数汉字保持原来的面貌未动(一部分汉字是他们自制的,无所谓繁体、简体)。他们往来通信,喜欢使用汉字,使用的汉字越多,越表明学养高深,让人钦慕。

还是回到简化问题上来。

就算从此再无拼音化的威胁与骚扰,方块字地位可以确保无虞,简化字给我们带来的损失也是难以计数的。试想,几十年后繁体字彻底变成了古董,那时,作为中国人,面对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的画,面对欧、柳、颜、赵、米芾、苏轼的字,只得其粗,不得其细;面对祖上传下来的照片上面的字迹,却读不下来,需要临时抱佛脚,拿出字典,一字一查,如鸡啄米;面对旅游胜地妙趣横生的楹联匾额,胡乱猜度;面对震撼世界的出土石刻碑文,面对博物馆中珍贵文献的影印件,面对祖上传下来的家谱,却读不下来,待曲曲折折弄明白了,兴趣已尽——那将是何等的尴尬与窘迫。

再试想,中国传统字画以及佛经等珍贵文献,散失在海外的,绝不在少数。待学习过繁体字的这一代人过去了,找个帮助解读其中奥妙的人,难于上青天。即使是到中国留过学的中国通,学的也都是简化字。那时,还怎样让世界认同中国的文化?

简化字的以上种种短,仍算小失小遗。大失大遗在于,简化字让我们失去了最宝贵的国粹。汉字是最宝贵的国粹,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这个不争事实的里面还包蕴着另一个更为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汉字之精髓乃在于其美的外形与神秘莫测的结构。此二物一旦被削弱或改塑,即使汉字之价值尚存,也要大打折扣。一个个由无数人心血凝成的汉字,包蕴着比汉字本身不知多多少的信息,更遑论每一个字里面隐藏着多少让中国人念兹在兹的故事——世俗的或宗教的、现实的或神话的、质朴的或瑰丽的、深奥的或浅易的、形而上的或形而下的、道德的或伦理的……一个字便是一个不朽的生命,一个字便是一个让人永远拆解不完的信息团。“幸”之所以为“幸”,“打”之所以为“打”,都是其来有自,而非偶然的凑泊。而简化字运动,只是一味考虑减少笔画、书写方便(其实没有简化字运动,照样可以用草体书写),完全不顾字与字的附着物——“信息团”的关联,不顾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字的形体被简化之后,不但附着在字体上的“信息团”烟消云散,而且字的形体美也荡然无存。比如,作为偏旁的“言”与“讠”,一正一偏,枉,缺,丑,优劣昭然若揭,虽表示相同的意思,但二者的美学价值差别却在霄壤之间。我曾询问过汉字圈的语言专家,他们大多认为“讠”非驴非马,不像汉字的表形字体。类似情形还有作为偏旁的“钅”、“饣”、“纟”等与作为单字的“贝”、“厂”、“义”等。这些字形,写起来还便利,看起来则与之扞格,不愿久视。一些被简化的偏旁或单字,笔画是稍多了些,不过让电脑多负担些笔画,谅电脑还承担得起。手写时尽可以因人而异,自行简化。

汉字之奇特就奇特在,她是富含文化品味的高雅魔方,趣味无穷,前后左右转动,结果迥然不同。

一个汉字,忽而代表一个契约,忽而代表一种顿悟,忽而代表一阖机趣,忽而代表一片天地。大到宇宙,小到无间,天地之所以著,鬼神之所以幽,人物之所以,江河之所以流,几乎都可通过汉字直接寻得答案。把玩揣摩,乐趣无穷,其微情妙旨,非可言言道者,不似西文ABCD,甲乙账簿,字体呆滞。

不能不提及书法。汉字书法,世间无可与之匹敌。繁体字,凡夫俗子写起来或有“繁”的感觉,书家写起来则笔笔是金,绝无赘物。一个字便是一件艺术品,或秾流丽,或奇崛险怪,或幽峭明净,或清俊绰约,或诡谲旖旎,或瑰丽隐晦,或蜿蜒淋漓,或丰妍匀适,或雄厚如斧,或野如石……百位书家所写,百种姿态,绝无雷同。这些鲜活的汉字,哪一个不是经过几千年的刀火锤炼、风雨磨洗才定形,酝酿之熟,火色俱融,让人爱之弥切,喜之弥甚。

传统的汉字,除去一十丁乙等少数例,其余个个都是络连缀、珠联璧合的珍品。每一汉字之间架结构,局法既高,机神独绝,往往由多种意思为一字,不同意思的笔画组合到一起则层叠扶疏,连环钩股,流畅滞,一气呵成,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书家心无全牛,明察秋毫,洞烛幽微,对每一个字的品格特点、脾气禀性了如指掌,以繁简、虚实、轻重、缓急、刚柔拿捏之,使之愈发熠熠生辉,光彩照人。若夫柳体、颜体之微妙差别,更是存乎横竖点捺的错综微妙的变化之中。一瘦一肥,一曲一直,一扬抑,一顿挫,皆可将书家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简化字亦可用之书法,不过经过简化,结构布局已成另物,仍以传统书法论之,不免失当。世事皆可变,变有骤变、微调之分。骤变仅适用于极为特殊的场合,绝大多数场合——特别是艺术(汉字的艺术含量很高)场合——不适于骤变,只适于微调。汉字成千上万,出几个“败类”也难免,针对具体对象清除或修正就是了。别字过繁或血肉搭配不尽合理,尽可以微调之,砍掉多余枝桠,使其更富活力。如是,作为艺术品的汉字则可源远流长于千秋万代。反之,别出手眼,图一时的痛快而大肆砍杀,使汉字支离残缺,形容枯槁,如盆鱼笼鸟,顿失活力。原料质劣,书家何以为炊?

行文至此,不免由汉字简化联想到变革。说到变革问题心重如。至今仍有许多人把“简化字运动”视为一种“变革”,以为革旧鼎新,除弊兴利,理所当然,全然不察危机之所伏。所谓变革,大抵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指制度、价值规范或习惯积久成弊,改易之,使之更合理有效;第二种情形指恢复被取缔或取代的制度、价值规范或习惯(或许会增益些新的功效);第三种情形指师出无名的对制度、价值规范或习惯的盲目改易。第一种情形属于名副其实的变革;第二种情形含有一些变革的意味,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变革;第三种情形简直与变革毫无瓜葛,仅仅是一种“改变”而已。简化字“变革”即属第三种情形,不属于变革,只是一种改变,而且是在改变不该改变的东西。以简化求文字交流之简便,以简便求文字教化之普及,小得而大遗,欲简弥繁,欲清弥浑,欲速弥迟,南辕北辙,无异于剖腹去疾,扬汤止沸。变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使是第一种情形下的真正变革,在多数情况下,也需慎重行事,微调为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改革一两,反动十斤”,即使是真正的变革,反作用也是相当大的,往往引发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不能不予以充分考虑,三思而后行。对于另建文字体系这样涉及子孙万代的大事,绝不能头脑发热,仓促而为。现在,木已成舟,一切陈述都成了马后炮。不过,兹事体大,马后炮,也得把它放出去,或许能把那些“存在即真理”的固守者的头脑打开一条裂隙,让他们清醒地面对应该加以改变的“存在”——包括已经习惯了的。往好处想,也许有一天,作为汉字的主人,我们能回到统一的汉字大家庭中来,从而结束各自为政的窘境。

拉拉杂杂地对简化字以及由简化字引发的感想归拢起来,写成本篇小文,骨在喉,一吐为快,不知能引起读者共鸣否?  

 http://www.housebook.com.cn/200208/04.htm

------------------------------------------------------------------------

5日持久的繁體字與簡化字爭論!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11596962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658431&pg=1

-- 作者:绿茶傻猫

-- 发布时间:2005-1-1 23:00:48

以下是引用zptjs2005-1-1 13:35:14的发言:

国民政府1935年也公布简化字方案,说明汉字的简化是大势所趋,就连没有划右派的国民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不过,当时日本人已经占东北,仅仅一年多,日本人全面入侵中原了,国民政府恐怕连培养教师资源的工夫都没有,谈什么推广?

阁下恐怕是一点都不懂历史,而且对中国的人文是一窍不通,否则不会讲出这样的言论……汉字的简化是大势所趋吗?!那为何今日的文化界正反省汉字简化的弊端?!

汉字的漫长演化史上,汉字的演化是既有简化又有繁化的,最重要的是无论怎样的演化,汉字必然承载着其演变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根基。而从民国开始的汉字简化是盲目的简化,但求易写,不求内蕴……

例子吧:“聽”即今日写的“听”,繁写是“玉”“耳”,功能的是否取决于结构的优劣;“十”“目”“一”“心”,专注一意也。看看!聽得好不好,就取决于是否有好耳朵,是否专心!了解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汉字的文化是多么丰富,多么令人深省啊!

再看看简体的“听”:是“口”“斤”?还是“斤”“口”啊!可不可笑阿!这一斤口的简化是“大势所趋”的结果?!荒不荒唐啊!

国民政府是因为没有功夫而无法推广的吗?!在下很想问一句:现在台湾写什么字体?!

www.taiji.net.cn/bbs/dispbbs.asp?Bo...8385&skin=1

-------------------------------------------------------------------------

6、投票:恢复使用繁体汉字?

撇开政治意识型态不论。您认为我们在大力向世人推广及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有必要恢复使用繁体汉字吗?

http://bbs.yannan.cn/viewthread.php...mp;sid=K464RXqs

关于简化字的利弊,海内外的高知识阶层早已开展了不少讨论。由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亲疏好恶态度不同,加上不同政体下台湾及海外华侨所实行的繁体字,使这一问题的讨论加入了不少背景色彩。下面我们想从正反两方面更深入地讨论这一命题。大力提倡简化字的呼声最早起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当热血青年愤恨于国家落后挨打的处境时,他们就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作了替罪羊,在它身上倾注了一切失败与绝望所带来的满腔仇恨,提出要彻底与传统文化决裂,这里面就包括了文言文和繁体字。当时的口号不是要简化汉字,而是要废除汉字,全部改学洋人的拼音文字。(现在人们认识到,汉字的符号特性使其成为最先进的文字,是最适合电脑处理的。而且学习汉字能提高智商,增进联想和创新思维的发育。幸亏这场「废字革命」没能成功,否则我们不是丢了西瓜去拣芝麻,得不偿失吗?这是题外话。)

简化字来源于草书,早在南北朝隋唐时期民间就开始流传,为有别于正体字而被称为「俗体字」,只是为了书写方便而已,在正规场合人们还是用正规字,所以当时的人们能同时认识一个字的两种或多种写法。这就好比我们在家干活时,为了方便,喜欢穿随便的粗布衣物,可外出会客时依然会换成正规得体的真丝衣服一个道理。

1956年1月底,中国大陆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19645月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如果再用繁体字就算错字别字了。简化字总表共有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也就是说,完全新造出了2238个新字。

这个造字比例有多大呢?目前大陆规定常用字为2500字,次常用字是1000字,合为3500字,加上各行各业使用的专业词汇,《通用字表》中共有7000字,也就是说掌握了7000字就能阅读所有专业的普通书籍。七千的两千,当然有些字不在这七千以内,但我们可以大致描述性地说明这个造字比例是很大的,难怪没学过简化字的人很难认识现在大陆的汉字。

为什把简化字比做粗布衣服而把繁体字比做精美的真丝朝服呢?因为汉字在简化了笔画的同时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于简化了笔画,使很多字外形相近,识别率大为降低,于是阅读速度反而变慢。由于人一生中看字的时间是写字时间的无数倍,哪怕作家也一样,所以整体来说却是适得其反。同时,由于简化字增加了很多偏旁部首,从而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这些新造的部首和字,在书法家的眼里就比繁体字粗俗难看得多。另外,由于把很多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合并成一个简化字,经常导致语意的混乱,并使汉字本身内在的词源关系丧失,使整个汉字系统出现结构紊乱。用过电脑的都知道,繁体字和简化字的输入速度差不多少,但由于新加一套简化字体系,人为地增加了一套检索系统,从而使麻烦多了一倍。如果不搞简化字,沿用历史上几千年的惯例,手写时可用俗体,印刷还是用正体,那不挺好吗?何必没事找事多此一举呢?用老百姓的话说,真是豆腐变成了肉价钱。

简化字的理论根据是,综观汉字演变过程,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以及行书,草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但认真研究汉字的演变,我们不难发现,汉字的发展同时遵循著从简趋繁和从繁趋简的双项规律。由于人们生活和思维的日趋复杂,要表达的内容增多,于是需要创造新字,汉字也就从简趋繁,增加笔划后才能造大量新生字;反之,听任笔划过多,不予简化,

就会日益繁复累赘,于是人们便寻求简捷的书写方式。但研究表明,整体看来,从甲骨文到现代的文字,从简趋繁的字多于从繁改简的字。

推行简化字的另一理由是为了消除文盲,让劳苦大众也能识文认字。事实上大陆简化字推行了四十多年,可至今文盲仍一亿多,半文盲更不计其数,相反,在台湾,依然是繁杂的正体字,可由于政府注重教育,扶助平民子弟入学,到七十年代就扫除了文盲。由台湾与大陆这组比较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普及教育的关键不在文字笔画的多少,而在政府用心的多少。

赞成简化字的人认为,汉字不就是个代号吗?代号不是越简单越好吗?与其花那多时间来学认字,不如多花时间来学习真正的文化。其实这是种误解。汉字每个字本身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文化,一个固化的资讯模块,在学认字写字的同时就是在学习中国的文化。比如奋的简化字把中间的''字简化掉了,是什?它是种候鸟,下面的田代表鸟的栖息地,这个字说明候鸟只有奋力展翅,才能完成南北迁徙,去掉丢掉了奋的最本质的资讯。

六十年代的简化方案使汉字由平均16笔画降到了10.3画,到1977年共产党又想推行第二套简化方案,欲将笔画降到十以下,后因民众反对强烈而停止。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英文中有很多字也很长很难记,我们能不能把它也简化了呢?难道文字最重要的就是它书写的繁简程度吗?为了简单,废除文字,不写字不更好吗?这当然是笑话。

谈到这大家都明白了,繁体字简化字各有优缺点,文字的繁简难易都不是主要问题,那我们不禁要问:为什非要搞简化字呢?

中国老百姓有句俗话:三代出一个贵族。意思是说,一个人文化气质的培养是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要经历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培养出一个气质高贵的人,事实果真如此。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沈积都要求有个继承过程,只有继承了前人的,站在了前面巨人的肩上,我们才能看得更远,才能有所发展。所以我们说,简化字最大的弊端就是割裂了文化,使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命脉被简化字割断了。由于那多新字出现,废除了那多正体字,六十年代后出生的人,哪怕是大学生,也很难阅读40年前的报刊,更别说在那以前的古籍了,中华文化被拦腰砍断了。

一个最生动的例子就是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在百年校庆时发行了一百张限额的「百年书签」,印刷精美,成为海内外校友争购的珍藏品。谁知里面错字连篇。如「桃李芳」错成「桃李」;「直挂帆济沧海」错成「蒼海」;「拥书城,富甲一方」错成「擁書城,富甲一方」。北大文人都闹这样的笑话,可见中华文化后继无人也。

在中华历史上,出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断送了先秦以前的先皇教导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外,对文化的巨大损伤就数这次的简化字了。活生生地把后来的炎黄子孙隔在了祖先文化长河的外面,让新中国出生的人成了「文化无根人」,成了文化荒漠里的人。有人说新文化运动不是倡导学习西方文化,搞拿来主义吗?可学来学去,事实又如何呢?很多时候都是邯郸学步,没学到别人的,反而把自己以前的好东西也丢了。

http://bbs.yannan.cn/viewthread.php...mp;sid=K464RXqs

-------------------------------------------------------------------------------------------------------

7、网上关于汉字繁简之争的文章汇总

http://chinese.pku.edu.cn/bbs/threa...%C8%ED%BC%FE%2B

北大中文论坛 → 语言文字漫谈 → 网上关于汉字繁简之争的文章汇总 NO.1217235890 RE: 

獨醒居仕   正式会员  ( 2004-2-4 16:07 )

作者:赵丰年 回复日期:2002-2-5 6:26:57

牛顿说过,如果我有什么神奇,那是因为我站在前人肩膀上。可是现代中国人的主流不懂得,时代的进步是需要站在前人肩膀上。总以为只要把自己的传统丢掉,进步就会到来。这和西方国家进步是因为汇集了各国文明的道理背道而驰。

我在国外读到很多有益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后来发现其实中国古代也有,只不过大多数国人不知道而已。从西方学习这些知识需要先学习英语,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而不知道古人已经发明这些知识,则是大多中国人不重视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如果中国没有改变文字,本来是可以有更多的人发现和学习古人的智慧,而没有必要非费力大力气学会英语才能学习的。

我们希望中国人掌握繁体汉字,不是为了让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恰恰相反,是为了古人的智慧能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在用简体字以前,汉字已经两前多年没有变化了。这两千年来,中国古人积累了大量的宝贵智慧。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破坏,使得智慧断代,如果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人那样普遍识别繁体字,就会有大批的人看懂古书,古人的思想财富是可以被继承和复兴的。可惜简化汉字增加了这个困难。

如果说让每个中国人学习外文不现实的话,那学习传统汉语是完全可行的。把汉语变成拼音就更荒唐了。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既不能学西方文化,也不能学传统文化,最后让中国变成了文化素质极低的民族。

楼上有人说古代遗产可以让专家来做,怎么不想想,这么多遗产怎么可能由少数人整理完整?这么少的人只能随机挑极少部份整理,又怎么可能知道那些遗产对现代重要?中国文化遗产在元代丧失后,不能继承,其中一个原因不正是识字的人太少吗?

文字本来是用于信息传播的。如果近人有新发明,可以用口头告诉你,如果有时间和地点的隔阂,只好用文字传播了。说古代造纸术印刷术伟大,现代因特网伟大,都是因为这些技术帮助人类更好的传播信息。使得别人的知识能帮助自己。而改变文字,割断联系,正是封锁信息的最恶劣的途经。

-----------------------------------------------------------------------------

8、汉字简化,得不偿失

作者:张钊 提交日期:2002-02-04 22:05:00

几十年来流行的观点认为:汉字的简化的是中国文字的进步,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发展,这是没有顾及到文字发展的基本规律,用情感和政治代替了科学的判断。苏联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中有一段台词:“以后想问题要用脑子想,不要用骨头想!”我们就试着用脑子想一想这个问题。

由少变多,由简而繁——汉字走向成熟的道路

今天的人普遍认为:文字的发展都是从繁到简的,简化汉字不过是顺应了这个历史大潮流而已,这不符合中国文字发展的历史事实。假如我们相信殷墟甲文与商朝的实用文字类似甚至相同,拿它同东汉许慎编的《说文解字》来比较,就会发现:原来的一个字,分化成了几个字,笔画也随着加多了。比如,从原来代表闪电的“申”字演化出了加“雨”头的“電”,用来表示雷电的“電”;加上立人旁,用来表示屈伸的“伸”;加上“示”字旁,用来表示神仙的“神”①。

上古字少,而语言中的词又很多,所以,有些字要身兼数职,一个字成为多个词的书写符号,表达不同的意思。兼职固然有省事的一面,但给阅读带来了很多困难。于是,要另行造字,力求一字一声、一意,字字专职②。随着时间的推移,字数由少变多;形体由单纯变复杂;字意分化、具体、单一、固定,正是汉字走向成熟的道路。可以肯定地说,汉字在那一千多年中是由少变多,由简而繁的;从东汉到汉字简化这两千来年间,汉字的总数还在不断增加,正体书写的形体没有重大的变化。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存在所谓“汉字简化的趋势”,就如同中国没有经历过先奴隶制、后封建制的过程一样。这些都是迷信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凭空幻想出来的。

恢复同音假借——文字发展中的退步

以意定音,以音定形,见其字而知其音,读其音而明其意,这是汉字的一大特点(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人注释文字,往往只需指明某字在某处的读音,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上古时,字数少,又没有字典,写作时找不到确当的字,用读音相同的字来代替,这就是令人头痛的“同音假借”。字的发音是变化的,不同字的发音经历着不同的变化。几百年前读音相同的字,几百年后就可能相差很大,而使人难以看出它原来是哪个字的代用品。我们今天读上古的文学作品,文字是其中很大的障碍:很多的字,在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段落中的意思不同,因为他们是其他字的代用品。后来字数多了,有了字典,字的读音和意思渐渐地固定下来,借代就越来越少了。即便是多音字,他们的读音和字意也是相对稳定的。尽管如此,一字多音,从来就是汉字中难弄的部分,精于文字的人都有意避免它。后代的人再用同音字来借代,就是文法上的错误了,章太炎把它叫做“借声”,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别字”。

简化汉字恰恰把很多意思毫不相干,而仅仅读音类似的几个字,用一个笔画较少的字来顶替,人为地造成“别字”的使用。比如,“只有”的“只”和“一隻”的“隻”;“頭髮”的“髮”与“發展”的“發”;“後來”的“後”与“皇后”的“后”;“干戈”的“干”与“才幹”的“幹”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是文字发展中的退步!

消减偏旁部首——阉割了汉字的优点

假如我们一定要说汉字的优点,它的形体给出的,意义和读音上的丰富信息,必然是不可忽略的。许慎把汉字分成“文”与“字”两类:“文”是偏旁、部首和单纯字(偏旁、部首原来都是独立的字);“字”是由“文”组成的复合字。“文”通过象形、指事、会意等方式,提示字的意思;通过形声等方式,提示字的读音③。比如,“車”字,看着就一根轴贯串着两个轮子,中间是载人载货的部分;“苗”字指明是草长在田上;“上”与“下”都明白地表达出各自的意思。俗话说:有边儿读边儿,没边儿读中间儿,很好地说明了偏旁、部首对读音的提示功能。

简化汉字在很大程度上把偏旁、部首的这些重要功能消减了。首先,简化汉字把很多汉字表音或表意的部分去掉。比如“頭腦”的“頭”字,本来由表音的“豆”和表意的“頁”组成。一切以“豆”为音符的字读都读“豆”;一切以“頁”为意符的字都与头面有关系。这样,看到这两个字根,就能猜出字的读音和所指。而简化的“头”字,从字面上,我们既看不明它的读音,更看不出它意思所指。其次,简化汉字甚至把很多偏旁、部首都改了样,使他们完全失去了提示字意的功能。比如,简化的“车,就不会令人联想起车子的原形;简化的言字边也看不出与口舌的关系。

所以,简化汉字是把汉字中很多对于学习、认识和阅读致关重要的部分改掉甚至取消了,给汉字动了大手术,把汉字的优点阉割了。

豆腐搞成肉价钱

很多汉字由偏旁、部首这些字根组成,会用这些字根,学起就比较快捷、方便。简化汉字把这些改变或去掉了,学起来没有规律可以遵循,得靠死记硬背。同时,简化汉字将若干分工细致的字重新归纳成一个多音、多意字,使汉字的字数骤减。从表面上看,减少了学习的总量。但由于多音、多意字的增加,学习单字所要花费的功夫增加了。原则上讲,字越多,字意越单一、固定,普通人学习和使用起来就越容易;而字数少,取意广,功能多、变通,则只适合那些善于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人。我觉得,汉字的简化,实际上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同样,因为简化汉字丧失了大量象形、会意和形声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汉语白话文中词的多音节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但远远不能把他们完全抵消。

在使用上,问题就更加突出。因为多音和多意字大大增多,严重地妨害了使用者对文字精确的驾驭。加上现代汉语白话文在大陆这几十年日新月异地变化,当代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质量都严重地受到了影响。除去内容上的缺陷,语言、文字的限制恐怕将成为这些作品传世的最大障碍。

简化汉字有着不能掩抑的优点:字数少、书写简便。这也是当年作这项事业的人们最有力的理由。但为了这点便利,造成学习、理解、阅读和使用上多方面的困难,代价是很重的。

好朋友的妈妈有句口头禅:“豆腐搞成肉价钱”,用来形容简化汉字,真的很确当。

割断了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历过两次大的文字改革: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强制推行秦地的文字,一举废掉了大多数知识分子习用的六国文字③;两千年以下,我们造出几千个新字,一举废掉了延用两千年的汉字,两次都出于政治的动机。

历史上有人赞扬秦始皇“书同文”的功劳,在今天大陆知识分子眼里,更是万世不朽的丰功伟业。然而,秦朝仅仅传了三,是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文字的改革也未能阻止它的夭亡。“书同文”给我们的文化却掘下了一条深深的沟,带来了不能弥补的损失。先秦的书籍不仅被大量烧毁,少数幸存下来的,也无法阅读。汉朝的传注学之兴旺,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两汉学者们发掘、篡改、伪造、翻译、整理和注解古书,使儒家著作流传下来,成了万代的经典。但春秋战国,史称“百家”,其间淹没、散的,何止十之八九。这是祖国文化的一大灾难。

汉字的简化和白话文的日语化(我们本来不是没有白话文,《金瓶梅》、《红楼梦》全是用白话写成的),如同两把快刀,再一次割断了文化的发展。今天大陆人中,认识未简化的汉字,能读中文书的人,凤毛麟角。凡民国以前的文章,一概成了古董、绝学。文化要继承、发展;政治要借鉴、改革。但是,继承了,才能发展;借鉴了,才能改革。否则,一切从头做起,摸着石头过河,栽跟头才奇怪呢?周有文、武、周公,而孔子说:“鉴于二代”;汉有萧何、曹参,而史称:“汉承秦制”。历史上聪明智的人们成功的经验正在于学习、借鉴前代的成就和教训。我们经历了百十年的混乱,纲纪制度,破坏殆尽;文化风俗,荡然无存。因为语言文字的缘故,既难于学西,又不能承中,想起来,令人痛心万分。

--------------------------------------

9、汉字简化与拼音化雏议

2003-9-8 12:52:09】阅读人次: 53

前一段时间在凤皇网BBS上,有人提出中国汉字应当简化、拼音化的问题,有人则表示反对,双方争得不亦乐乎。主张简化或拼音化的人提出的理由是:A•简化字书写简单,书写容易,可以给学习汉字的人们节省大量的时间;B•汉字最终要走拼音化的道路。提反对意见的人则说:A•中国文字应当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B•在互联网时代,真体字书写困难已经不成为问题,因为电脑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C•真体字写出来美观大方。

我是倾向于反对汉字简化、拼音化一方的,我的观点发表后,争论也就随之结束了,对我的观点,双方都没有表示赞同或不赞同,不知我的观点到底是对还是错。我的观点如下:

中国文字是理性的思维文字,是对事物抽象出来的概念反映,我们说话办事,其实就是表达概念的。概念是一个事物各层次本质的集合体,一个事物如果不抽象成概念就无法表达,这是因为本质是无法表达的,或者说表达起来是很麻烦的。因为本质的内容、形式、层次太多,本质的极限就是“无”,是不可表达的东西。抽象出的概念的本身就是表达事物本质之间的关系(也称为联系、缘)。以“中国”二字构成概念为例,如果详尽的表达它的本质,涉及的内容极多,中国土地表上的一草一木都在其本质中包括,这怎么能表达完呢?

中国文字是思维文字,它的特点是用不多文字表达多种概念,因为它可以利用文字本身的概念组合,它是概念与概念发生关系的,这就使语言表达简洁了许多。同时中国语言又可以精细(如果他愿意的的话)表达事物。中国文字的优点是,它不用发展的太快,就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与之相匹配适应,这是一种文字文化稳定的重要条件。汉语词海(80年代版)总共才有12万条。

外国文字多是表音文字,它表达思维概念的能力很弱,这是因为它表达概念的手段单一所致。用表音文字表达概念近似于鸟兽语言,所以表音文字比较落后。表音文字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某个语音表达某个概念具有硬性规定的特点,每当一种新事物出现后,就必须产生一种新的语音,并作为特定的概念规定给这个新的事物,原有的词汇不易排上用场(不是完全不能排上用场),这样就必然导致词汇大量的增加,所以,它必须不断产生新的大量词汇才能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词汇飞速的发展,词汇越积累越多,这是表音文字不稳定的重要原因。现在的英语的词汇达一百多万个,并还在不断的飞速发展着,这也是英语易学的原因之一。世界上几千种表音文字被淘汰与以上弊病极大的关系。相对而言,《联合国人权宣言》是翻译得比较精确的文字语言了,中文只有三页,而其它表音文字都是五页以上或更多。

思维表达概念是全方位的,是按逻辑规则表述并演绎发展的。每当新事物出现后,对其概念的表达只要符合逻辑关系即可,有的概念只需要运用思维文字组成新的概念即可,不需要再造出新的文字,如“电脑”,都是原来汉字中现成的字,只需要把电和脑组到一块,我们就知道是用电驱动的处理问题的东西了;有的概念则只需现有的文字重新组成新的字就行了,如“铀”字,金字加个由,我们就知道这是一种金属,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知道这是一种带有放射性的金属原素(“铀”字本身表达并不完美,因为它不能表达出铀的本质属性)。如中国字的“信”字,人言为信,只要是人,说话就应当守信用,它表达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A•什么是人呢?它是个象形字,古人字就是一个是两条腿分开站立着的人,这是用形表意。B•人字还有一层哲学的意义,即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它表示社会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支撑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支持才能构成社会,离开社会的支持,孤立的人只能倒下,是无法生存的,社会中的人们不相互支持,社会就会垮台。C•同时它也表示了男女之间阳的关系,无论缺男还是缺女,这个社会都会倒下垮台。D•人是仁的谐音,意思是“人者仁也”,“不仁者非人也”。这充分映了中国文化对对人的认识或者对人的要求,这说明中国文化从本质上是一种非常文明进步的文化。

再说“言”字,这是个指事字,上面的“一点”为指点、确定的意思,它指的下面的“一二三”就是具体表述的事物,口是表述事物的工具。“言”字的意思是,用口表达出个一二三,也就是表述出具体事物。“說”字“言”与“兑”的组合,意思是语言的交流。

可是言字被简化成后,没有经验的人就不易找到它的本义了。如“说”字言字旁简化后,如果我们不了解它的简化历史及言字的前身,就不好找到它的本意了。

中国文字是一种生命力的文字,因为它可以按规则演绎发展。中国文字要想有生命力,就必须按规则演绎,使之能找到逻辑的根,否则有就没有生命力。胡乱简化,就等于刨了中国文字的根,最终使之丧失演绎的功能。找到本意就是找到了根,这是产生新的概念与新的文字的依据。简化一代是可以的,看起来是很好用的,就好象是杂交水稻产量高,不易得病,适应性强;驴和马配种生出骡子,力气大、寿命长、不易得病是一样的道理,可是它们将都丧失继续演绎发展的能力。

这里面的哲学问题很多,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总的来说,中国文字是中国列祖列宗及历代圣贤给中国人民和全人类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智慧的精华,不能随意乱糟蹋。中国字是有爹有妈有祖先、有遗传密码的。中国字可以简化,但在学习运用简化字的同时,要让人们理解它的真体写法及本意,不能因为有了简化字就淘汰了真体字因为真体字是中国文字的基因。

-------------------------------------- )

10、我对简体字和传统文字的看法

作者:赵丰年 提交日期:2002-02-02 05:00:00

传统汉字已经用了至少两千多没有变化,一直是凝聚民族的纽带。改变汉字,就等于向过去告别。成为一个新的民族了。没有参加的使用简体字的香港台湾人,还有对中国历史有感情的人,也对传统汉字有感情,所以不喜欢简体字。而已经使用简体字的人,也爱自己民族一样对简体字有感情,而对使用传统汉字的人厌恶。这里的争论很象是两个民族之间争论谁的地位更高。方舟子嘲笑台湾人觉得放弃古汉字吃亏了,就是这个道理。实际上,大陆新一代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感情,没有台湾和香港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使用了一个新的文字,以至于识别古书困难,不能和古人交流。

台湾、香港的识字率都比大陆高得多。它曾经帮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所谓传统汉字误国没有道理。但简体字也早已传统汉字一样有效使用,对已经使用简体字的数量巨大的人来说,返回使用传统汉字,等于让他们变成不能书写的半文盲,也是非常痛苦的。我看最好大家能求同存异。让中文多样化发展,否则更伤感情。

五四时期,新知识分子普遍认为放弃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西方文化是很容易的事情。而解放后,改变传统汉字,使用简体字时,大陆认为有苏联帮助,共产主主义社会很快到来。所以割断了和传统文明的联系,也会有苏联先进共产主义文化更好的东西,没有什么伤害。现在情况似乎并不象当初想象的那样。别的不说,就算俄语或者英语真的比汉语好,让十几亿从小说中文的中国人,放弃汉字不用,很快都学会俄文或英文,可能吗?如果真的简体字比繁体好,使用先进汉字的大陆教育没有完全普及,倒是台湾香港没有受到传统文字“弊病”的损害,普及了教育。加入了世界经济发达地区的行列。

作者:赵丰年 回复日期:2002-2-2 5:03:57

这里有一个教训。一个民族必须尊敬自己的传统文化。当一个传统文化已经生存了几千年时,随便改变是危险的。经常改变文字更是容易造成民族分离。印度巴基斯坦主要民族本是同根,语言互相听的懂。后来使用了不同文字,结果现在两个国家是死敌。互相用核武器威胁对方。南斯拉夫除了阿族以外,塞族、克族、斯波族等民族互相之间语言都很相似(差别北京话和四川话),因为分别用马、希腊等拼音做字系统,结果民族之间认同,没有感情,历史上经常打的死去活来。中国各地方言差别很大,没有象形文字不可能使用同一个文字系统。已经使用两种象形文字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但如果还想团结成一个民族,以后可不能再随便改变文字了。

--------------------------------------

qirenyoutian     初级会员

我认为,目前的主要任务应是继承和复兴祖先数千年积累的丰富汉字文化遗产问题,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任何创新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并不是说汉字不能简化,而是要科学的简化.简化原则应是只剩形符而无声符,因为声符在学会一个字的读音后失去意义,成为累赘.简化方法应是偏旁部首组字法,每个偏旁部首都应有特定含义,并属某一基本概念,且笔划宜少,但笔形宜丰富,便于分辨.若目前的偏旁部首种数不够用,可用叉格造字法造一些新偏旁部首或新字.若能如此,可使汉字更科学简便.但此事涉及所有学科知识领域,是一个巨大知识系统工程,须经长期仔细深入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

[ 本帖由 qirenyoutian 2004-2-29 08:10 最后编辑 ]

hilla      初级会员

我們可以簡化漢字,但絕不能肆意賤踏漢體正字的主,反任何形式的漢體正字的篡改,不可能強求人民使用簡化字。順民者昌,逆民者亡!

hilla     初级会员

現在的小學生不認識正宗漢字,簡直是漢人的種恥辱

獨醒居仕     正式会员

网上关于汉字繁简之争的文章汇总

(经常见到网上有汉字繁简之争,我个人的喜好偏向于繁体。一是因为简体是强行推广的,并没经过细致周详的讨论,不是我们自由选择的结果。二是因为简化得不科学,而且简得不必要,使汉字失去了昔日的风彩,同时也人为的割裂了历史与传统。所以我留心收集了一些有关的文章,现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

11、我们为什么要讨论汉字的问题

作者:张钊 提交日期:2002-02-02 08:42:00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文字是汉文化的载体,两千多年来,汉文化的发展与承传都离不开汉语、汉字。先秦时,音乐是汉文化的另一个支柱,后来渐渐失去了它的重要性。我们讨论汉字的问题,首先是出于对汉文化的关心。

现在为什么要关心汉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要安定繁荣,长远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健康的文化。文化不仅包括了文学、艺术、科学、思想,更重要的是社会的道德共识。没有一个成熟、稳定、公正、现实的道德共识,社会就不可能真正平静。平静不能靠压力 来实现,压力下的平静只是暂时的平静。平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人民安居乐业是一切繁荣、发展的前提。因此,中国要求繁荣和发展,必须有健康的社会道德共识。

经过一百多年对中国文化的反思与批评,我们把原有的道德抛弃了,也没有把西方的道德全盘学来。古人有邯郸学步的寓言,用来比喻我们今天的状态,再确当不过了。所以,我们现在要很急切、很热情地关心中国文化的重建!

全盘西化于事无补

把西方的文化全盘搬来,替代中国的文化,是不可能的!以中国的历史来看,我们不具备这个替代所必需的条件(或许没有一个国家具备这些条件)。文化的沉积、思想的惯性、历史事件和民族的命运、乃至于风俗、习惯都决定了:中国是一个不同于西方诸国的国家,有不同于西方诸国的文化。

例如,欧洲文化的重要支柱之一是基督教,而我们的文化传统是人文的,非神的。所以,我们难于理解欧洲文化中诸多现象的内涵和背景。

西方在最近几百年在诸多方面有巨大的成就。但是,历史不会给我们提供同样的机会。如果我们有幸找到了一条道路,我们将会有另外的机会。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水,跟在别人后边亦步亦趋,是注定要落在别人后边的!

白话文与简化字阻碍文化的重建

文化的重建必须立足于我们的民族,立足于我们的历史,立足于我们的文化土壤,立足于我们的传统。现代汉与白话文与简化汉字隔断了我们与文化传统的联系,阻碍我们从自己的历史中学习和汲取经验与教训,把我们置于一个文化的真空之中! 所以,现在开始来讨论这个问题,不是很及时,而是太晚了!亡羊补牢而已。

讨论简化汉字时必须排除的理念

首先要排除文化自卑感与文化沙文主义。自夸的根源是自卑,排除了自卑感,就不需要自夸了:既不需要怀恋“先前阔”,也不需要论证中国“古已有之”。文化是不能简单比较的,在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今天,事事以西方为标准,是因为缺乏自己 的立场、自己的标准。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们重建汉文化首先是出于内在的需要,是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需要一个健康的文化,而不是要“超英赶美”。我们有了自己的文化,能够“超”、能够“赶”,是喜人的“副作用”,却不是我们的原动力!有鉴于此,一切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努力都是徒劳和可笑的。诺贝尔文学奖和奥斯卡奖,全都不如在国内得的奖重要。

讨论汉字的问题,不是讨论汉字给人带来的美感,不是讨论什么字比较好看。讨论汉字的问题也不是讨论汉字给人的智慧带来的损益。

讨论汉字的问题,不是讨论汉字比较世界其他语言、文字的优劣。比较优劣需要坐标系,今天,比较汉字与其他文字的优劣的人们用的都是西方的坐标系。当然,我们更不必为了这个比较创造一个有利于汉字的坐标系。

讨论汉字的问题,不是讨论汉字是否适于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进步,但是,它的重要性还远远不足以令一个民族永久、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文字!

总之,语言、文字关乎万代,任何感情用事、目光短浅和急功近利的考量,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http://chinese.pku.edu.cn/bbs/threa...%C8%ED%BC%FE%2B

-------------------------------------------------------------------------

12、也谈汉字的繁与简

 晓 刚

  汉字应该用简还是用繁,本是文化或学术问题,但参与争论的华人,往往会有意无意的加上政治解说。如“简化字是对中国文化的蓄意摧残”啦,“损害少数族裔权益”啦,“坚持繁体字是倾向台独”啦,真是“越扯越远”了。至于以“简化字得到了联合国承认”作为论据,更有点“拉大旗作虎皮”的味道,就好象说“我们公司的新名称比旧名好,因为政府同意我们改名了”一样。以笔者之见,争论的双方尽管观点针锋相对,理由五花八门,其实深层的原因是完全一样的,那就是怀旧心理!

人总是习惯已经习惯了的事物,对“习惯势力”充满感情。这是人的本性。所以,在繁体字环境下受教育的人大多维护繁体字,在简化字环境下读书识字的人大多接受简化字。维护繁体字的大多并不会为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主张回归到以李斯篆体为汉字规范,拥护简化字的也往往抗拒进一步的汉字简化。至于我们这些新移民的第二、三代,大多都是些黄皮白心的小鬼子,不论简繁干脆从心底里就抗拒学中文。

中国大陆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推广了简化字,但毛本人似乎只写繁体字。现行的简化字标准是根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大陆政府公布的《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而实施的。七十年代末华国峰时代还曾正式公布并实施过《第三批汉字简化方案》,让许多民间流行的“错别字”都登堂入室了,如“菜”字写成“艹才”,“宣”写成“宀一”字,“演”为“氵宀一”,等等。新方案公布之后,却又在早已习惯于“正统”简化字的民间(以及许多高官中)遭到极大的抵制,反对之声不绝,而新领导人又没有老领导人一言九鼎的威望与改天换地的魄力,结果没多久就匆匆收回,停止使用了。

毛泽东说过,“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共同的拼音方向”。大陆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从前在《光明日报》上有过一个专栏《文字改革》,上面曾清楚地指出,原来简化汉字的目标,是最终实现汉字拼音化。而一九五八年正式实施,采用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方案》,正是“为实现汉字拼音化积极准备条件”。

不论是繁派还是简派,恐怕多数都是汉字拼音化的反对派。反对的原因,究其根本,其实还是怀旧的感情,但表层的理由,却多是说“汉字的同音字太多”。从前还有人编了首“施氏嗜食狮”的打油诗来证明拼音化之不可行。其实汉字一字多音的现象也很普遍,如山海关孟姜女庙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但好象并没有人以此为例来证明方块汉字不可行。汉字的同音字确实很多,不过似乎并没有妨碍人们说汉语,所以简化字的一大任务就是合并同音字,例如“布”与“佈”都是布、“後”(繁体,前)与“后”(繁体,皇后的后)皆为后、“復”(繁体,兴的)与“複”(繁体,重複的複)全成复,等等。许多早已拼音化了的语言其实也有同音字/词的问题,例如,你要是用英语对恋人说“你是我的太阳You are my sun”,对方大概会反驳,“我可不是你儿子I am not your son”。那些语言的同音词、字,大都并没有造成什么大问题。越南是早已将汉字(字)顺利地拼音化了,不过那是法国人强加的。中国境内的一些少数民族,如黎、苗、壮及维吾尔等族,或创新或改制,也都实现了拉丁化,不过又都是汉人搞的。汉人自己弄来弄去都弄不成汉字拼音化,原因是主事的都是汉人,自己就总觉得新欢不如旧好。日本和朝鲜都搞了取代汉字的拼音化,却都不彻底,大概也是由于那是他们自己搞的缘故。

大陆以外有人士认为搞汉字拼音化是中共对中国文化的蓄意摧残,其实不尽然,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时代,民间与官方都不断有人推动汉字拼音化。对于汉字是否应该或能够拼音化,笔者还没有确定的结论,不过以现在新生一代的小假洋鬼子们学写汉字的那股难受劲儿来判断,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几十或几百年后在中国本土不爱学方块汉字的人恐怕也会越来越多。

绝大多数支持简化字的人士肯定不会同意“简化汉字的目的是为了走向拼音化”的说法,而是认为:简化汉字能够让汉字易学,有助于普及教育!不过,“简化字方便普及教育”主要还是个“想当然耳”的说法,似乎尚未有科学的统计研究证实。至少现在看来,使用繁体字的港、台,教育普及程度都比使用简体字的大陆高。从人的认知方式来看,使用简体字对认识汉字并没有多大帮助。人在阅读的时候,是通过字形甚至句形的大致轮廓特征来识别汉字的,实际上忽略了笔划的细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能力在快速阅读中识别众多的字体,包括千变万化的手写草体字甚至一些人自创的简化字的原因。读西文也是一样,阅读中绝大多数人根本就忽略了拼写的细节。在英语国家流行一个“智力测验”,让人在一篇短文中数出有多少个字母f,结果绝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都会数错,因为他们对单词“of”中发音为“v”的那个f往往视而不见。有证据表明,未满周岁的婴儿便有能力学习认识少许汉字,其道理就跟认识人或物一样。认识***面孔不必先会画她那张脸。大人也一样,你可以轻易认出一个面目普通的人,但要让你过后描述其五官细节,恐怕就不容易了。对人工智能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让电脑识别手写文字在实用上还相当困难,其原因就是电脑太“认真”太死板,“忽略细节”的能力大不如人。这在模仿动物认知方式的“神经网络”系统发展起来之后,才有较大的改变。笔者是受简体字教育的,由于接触繁体字的机会很多,阅读繁体字没有什么麻烦,但要书写就困难了,其道理还是对细节的忽略。估计受繁体字教育的人士在读写简体字时的情况也会相似。不过既然简体字是繁体字的简化,相信让受繁体字教育的人士读写简体字,会比让受简体字教育的人士读写繁体字更容易些。

从书写的角度来看,简体字当然应该比繁体字易学。不过就目前这个简化字方案而言,这点并不尽然。一种文字学习的难易,不光在于其简繁的程度,还在于其规律的程度。我们这些非英语背景的人士学习英语,大概都在非规则动词、非规则拼写与非规则句型方面吃过不少苦头。而汉字难学,也与其不规则的字太多有关。

汉字的类别,有表形的,如“日月水火土”等字;有表意的,如“明坐尖歪”等字;更多的是形声字,如“认们简刚”等字。汉字在形成过程中除了有由繁到简的变化外,也同时有过有由简到繁的变化,而形声字的形成则是汉字繁化的最好例证。在汉字形成的早期,同音假借是最常用的办法之一,即借用同音的字去表示别的意思。举例说,“然”字最初的意思是“燃”,下面的四点表示的是火,火上烤肉大概连犬一块儿烧了。后来人们借用了这个字去书写“突然”,“不以为然”中的“然”字。后一个“然”用多了,就可能与原来的意思混淆,于是后人中有好事的就给原来的“然”加了个火旁成了“燃”。可见汉字的繁化正是“同音字多”的罪魁祸首。

尽管由于或音或意的变化,许多字后来不那么规则了,形声字仍是汉字中最易触类旁通的部份。简化方案如能保持甚至加强形声字的规则性,无疑会帮助学习汉字。但现行的简化字方案有时却反其到而行之,反增加了学汉字的难度:“發”(繁体,發展的發)和“髮”(繁体,头髮的髮)简化成“发”,增加了一字多音;“干活”可以是“(繁体,事的)活”也可以是“乾(繁体,乾湿的乾)活”;“鷄漢歡”本多是形声字,其中“歡”字虽繁,一旦记住了就对学“顴”等字有帮助,但记住 “欢”字却既与记“鸡对汉”无关,也帮不了没变成“邓鸡”的“鄧鷄”。至于华国峰时代公布的那个方案更是荒唐:一个学会了“宀一”(宣)字的汉语初学者发现“氵宀一”字是“演”而不是“渲”,恐怕要打退堂鼓了。

现行简化字方案中的问题,基本还是技术上的毛病,而致命的是,简化字无法完全取代繁体字,因为秦始皇“书同文”以来两千多年形成的浩瀚古籍书海与文物多在繁体字的囊括之下。有些文字,例如“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的对子,只有用繁体字才读得明白:“冷酒,點三點;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在现在的大陆,古典书籍也往往会用繁体字印制的缘故。要完整地学习中国文化,至少要认识繁体字。这么一来,简化字只是平白给本来就已经够多了的汉字总数中又添了几千字,徒增学习中国文化的难度。

曾听人说过,有位文革后成长起来的中国历史学研究生,因为不认识“後漢書”三个字,在图书馆找不到《后汉书》。假若文字改革是一步跳到拼音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虽然都得研究甲骨文似的成为极专门的人才,但最多也只须学习一套汉字。可是用不断简化的办法改革文字,一批又一批《汉字简化方案》下来,后代的学者要学会好几套汉字才能通读前代的书籍,中国传统文化真要失传了!

Kongcheng   初级会员

其實漢字的簡化的必要性並不大,因爲我們人民群衆都在有意無意的使用了簡化漢字,就拿我説。雖然我小爸爸教我認字是就學的是正體字,但是我行文的時候總是很自然地模仿前人的行草等字帖,寫出各種各的簡體漢字。但是如果把把簡體字標準化,並且通過行政實行的話,這只能給我們的學習和日常工作找麻

于老先生其實造就制定出了一些草書標準的草字體,但是他反對將他的標準化,更不用行政權力加以推廣,我們我們該好好體他老人家的用心。我想我們的簡體中文該起到類似的作用。

http://chinese.pku.edu.cn/bbs/threa...2&showgood=

--------------------------

簡化字轉換繁體字,問題可以解決了,然我纔發現,真正的問題纔剛開始呢。如果說簡體字完全是人的,科學的,不符合語言發展的規律,那麼,現在電腦上置的漢字字體,以及建國後出版的字典,采用的卻是經過改造的新字形,而不是如《康熙字典》中的舊字形,那同也是人的,科學的。是我想到了台和香港的字體。它們是否保存了舊字形?我在網上提問,有人作了回答。他提供了很詳盡的比說明:

http://leoboard.cpatch.org/cgi-bin/...rt=0&show=0

 

 

13从技术角度为我们的简体字挑挑刺

这里,首先列出九十六个汉字(简体):

厂 摆 板 表 别 卜 才 冲 种 丑 出 当

冬 斗 恶 发 丰 复干 谷 刮 合 后 胡

划 回 汇 伙 获 几 家 姜 借 尽 卷 克 困

适 累 里 历 帘 了 霉 蒙 弥 面 万 辟

千 签 秋 曲 舍 沈 胜 松 苏 台

坛 团 系 咸 向 吁 须 旋 么 叶 游 于

余 郁 御 愿 云 脏折 征 症 只 致 制

钟 朱 术 筑 准

然后,请让我平静地告诉大家:正是这九十六个简化字,会将我们的汉字引入困境。

简体字(简化字)作为十几亿中国人的“官方语言”,在过去近五十年间,逐渐为社会公众所广泛承认、接受与普遍使用。这个当初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部及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布实施的《汉字简化方案》,无疑是非常成功的,简化字笔划简单、书写方便,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方便。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已与计算机密不可分。在古文典籍的电子化过程中,上述九十六个简体字所引发出来的混乱,却近乎是一种灾难。

因汉语言文学研究上的需要,古文典籍我们应当以繁体原文形式进行保存,一篇经一校、二校、三校,准确无误的简体字文章,一经电脑程序转换为繁体字,立刻涌现出大量“错别字”:「陸游」成了「陸遊」,「胡適」成了「胡适」,「錢鍾」成了「錢鐘」,「怒髮衝冠」成了「怒發衝冠」,「這裡那裡」成了「這里那里」,「甚麼」成了「什么」,「九萬里」成了「九万裡」……但愿百年之后,你我归了黄土,不会被发明汉字的祖师爷倉頡先生,指着鼻梁子臭骂,但愿从此你我的脸皮子能磨练得厚一些,再厚一些,丝毫不再觉得愧对华夏祖先。

其实,话也不必说得那么远。明天请您用电脑输入一篇繁体字的学术文章,发往台湾的学术研究机构;在台湾方面,只要将文章转给任何一名稍有点水平的高中生,他就能一一为您指出:在您的文章当中,可能有多少多少个错别字。……

这一切,我们并不能责怪程序员或计算机,二者均已尽了力;程序的编制完全忠实于固定算法,电脑运作也完全忠实于程序;若一定要责怪的话,只能怪“天”!只能怪简化汉字改革的推行早了四、五十年。只能怪“我们在一个错误的时机,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引用美国官方话语)。

若计算机的普及早那么四、五十年,若制定《汉字简化方案》的专家学者们用过计算机,反复地论证过“在计算机上处理汉字的问题”,这九十六个简化字所引发的灾难,恐怕就绝不会发生了。

单纯从技术的角度,我可以明确地这样告诉大家:若维持上述“九十六个简化字”的现状不作任何改变,那么试图通过程序方式自动将简体字准确无误地转换成繁体字,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简繁体汉字之间快速准确的转换,基于这样一个必要条件:简体字与繁体字应当是一一对应的;就“汉”对应于“漢”、“华”对应于“華”、“实”对应于“實”这样直截了当;若简体的“系”字,可对应“系係繫”、“于”可对应“于於”……且这种“一对多”的关系是近乎随意的,那么便没有任何电脑程序能够准确地处理了(事实上,人脑进行这种辨别也相当困难——请您试试分辨以下繁体字(一组词里头,只有其中一个是正确的):“陸游”与“陸遊”、“天台山”与“天臺山”、“五台山”与“五臺山”!)。

若从经济的角度,即便最终能完美地实现了这样的程序,也将会是一件“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事情——计算机要经过极其复杂(运行次数近乎天文数字)的运算,才能准确转换一篇几百字的文章。

古人云: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我觉得,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文化部、教育部等“官方机构”对简化字作一次“有时代特色”的小小的修订(计算机领域的专业术语叫做“补丁(Service Pack)”),将可能引致繁简转换混乱的所有简化字(上述“九十六个简化字”的统计数字,估计仍会有个别遗漏,请以官方统计数据为准),逐一细拆,逐一重新制定相对应的简化字(例如,为“于”与“於”分别制定两个不同的简体字,为“系”“係”“繫”分别制定三个不同的简体字……),并强制全社会推行。

最后要说一句:这不仅仅是典籍电子化的需要,这也是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需要;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任何藉口,让优美的汉语言文字自我们这一代人起断子绝孙!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任何藉口,让我们的后人从此再也写不出一篇措辞优雅且没有任何一个错别字的繁体字文章!

……五千多年来的华夏祖先们,正默默地躺在黄土之下,默默地注视着我们。

举个小小例子:现在用电脑转换五百字的简体文章为繁体,用时无需0.1秒,而转换之后,校对这五百字繁体文章,则需要近半个小时!若需转换的文章有成千上万甚至上亿字,呜呼,我又要高呼“以有涯随无涯”……之类怪话啦。

简体繁体,都是汉字——为什么要存在这种混乱情形呢?一篇简体字的文章,0.1秒之内,让用繁体字的台湾、香港人也能看得懂,这难道不是一件大好事情么?即便从“一国两制”、“一国两字”的角度看,也是一件功德无量、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为什么我们要白白地付出那么多无谓的校对的时间与精力呢?

前面说过,因汉语言文学在学习、研究上的需要,古文典籍应当是以繁体原文的形式保存的。大学念过古典文学、古代汉语的朋友,相信会明白这一点。在古文、古汉语领域,甚至可以这样说:繁体字才是中文系的“官方语言”。

由于存在上述简、繁体字之间转换的混乱,《中华诗词》软件以简体字收录古诗词、文言文,其实是很不“保险”的。即便我们校对得再仔细,有一点是确定的:

我们收录的这些诗词、文章,根本无法准确地转换成繁体,无法忠实地展现其历史原貌。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件令人十分悲哀的事情。这近乎是一种“徒劳”。我自以为在学习祖宗的文学精粹,孰料我所做的这一切,我所学习的这一切,在祖宗的眼中,只不过是一堆数也数不清的错误。

在目前的繁体输入法当中,我们的解决方法也是“以词定字”。当输入者打“这里”时,我们输出“這裡”;打“关于”时,我们输出“關於”……这样可以避开大部分常見的繁简字错误。然而这也仅是“治标”而已,因为输入法的词汇是无法无限制扩充的,即便可以扩充到十万词组,重码也会随之大量增加,多得让人无法接受。

此外还有一个困难。输入法输入繁体字与电脑自动转换繁体字之间,还存在着某种微妙差异。直接输入汉字时,输入者的主动分词与调整,也可起到减少错误的作用。

考虑这一句话:

我在三元里面馆吃面前忘了下醋。

这句子有些古怪,只作为一个特例。输入者能够快速准确地分词(将一个句子,拆分成一个个词组):

我-在-三元里-面馆-吃面-前-忘了-下醋。

而电脑自动分词的结果则可能是这样的:

我-在-三元-里面-馆-吃-面前-忘了-下醋。

“以词定字”自动转换成繁体就会变成这个样子:

我在三元裡面館吃面前忘了下醋。

而正确的繁体字应该是这样的:

我在三元里麵館吃麵前忘了下醋。

——相信电脑,依赖电脑,无疑会是一件危险事情。

有没有想过,现在我们所有中国人都在说白话文,为什么每一所中小学的语文课都在教文言文?现在我们大多数人住的房子有防盗门、防盗网,为什么不给所有古建筑也上一个防盗门、加一道防盗网,多结实多安全啊!现在我们穿的都是衬衫、西裤,为什么拍电视时演员们要穿古装那么别扭(做一套古装,比起做一套时装,不知要贵多少钱!太不值啦!),让演李白、杜甫那几位一律改穿西服、打领带得啦,让杨贵妃穿超短裙,让西施染棕发、穿牛仔裤,让王昭君出嫁时,穿一袭黑色晚礼服……那多帅、多酷啊!

开个玩笑而已。的确历史是严肃的,文字也是严肃的。正因其严肃,我们才需要在某些情形下,忠实地记录、忠实地还原其原始面貌。

本贴强调繁体字并不是要宣扬复古,而是出于研究、整理上的实际需要。笔者试图提出一个最简单的解决方法而已。

有一则笑话是这样的:

前苏联宇航员发现,在太空失重状态下,圆珠笔无法在纸上正常写字,无法及时记录太空实验的结果。于是地面的苏联科学家想尽千方百计,试图解决这个难题。他们耗费了三年时间,斥资几十亿卢布,结果仍然以失败告终。垂头丧气的苏联专家只好偷偷向美帝国主义的科学家们学习:究竟美国人是如何解决这个世纪难题的——结果,他们惊讶地发现,美国宇航员用铅笔!

我觉得,与其想尽千方百计,试图编制最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来解决这个“超级难题”,莫如修正96个“问题汉字”,那是最简单,而且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

(其实这笑话所指并非“技术”,而是当技术、资金投入已近极限,且技术被证明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可能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法,却能轻而易举解决难题。铅笔与圆珠笔,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 上的可比性;再者,生产铅笔所需要的“技术”,相信也要比圆珠笔要低得多(这从两样商品的价格可大致看得出来)。)

我们不妨对照一下英文ASCII码的排列方式。英文有大写、小写之分,与我们的简体、繁体字有一点点类似。我们在google等搜索引擎中输入大写字母,搜索引擎能自动将这些输入转换成小写(这相当于我们输入简体字、程序能“零时间”地自动转换成繁体字),这归功于英文字母内码的排列方式。虽然我们每个人所用的英文键盘排列方式似乎是无序的,但储存在电脑中的字母,则严格按照字母表顺序,且大、小写字母之间一一对应,总是相隔32位。将一个大写字母的内码值加上32,即可转换成一个小写字母,反之亦然。

虽然英文字母只有26个,而汉字有成千上万,但在处理方法上,我觉得汉字内码的设计,原本也可以参考英文的作法——

以国家规定的《简化汉字方案》为标准,将所有汉字划分为两大类:①简繁异体(同时拥有简体写法与繁体写法的汉字,如“汉”对应“漢”、“华”对应“華”等等),②简繁同体(只有一种写法的汉字,如“定”、“列”、“格”等等)。相应地,在电脑处理时,可以将汉字内码划分为三大区域:

[1]简体字区域(这个区域对应于前面分类①中的简体部分);

[2]繁体字区域(这个区域对应于前面分类①中的繁体部分);

[3]简繁同体汉字区域(这个区域对应于前面分类②中的汉字部分)。

当然,这种处理方法基于如下假设:简/繁体字是一一对应的。

这样一来会有什么好处呢?假设区[1]4200个简体字,区[2]对应有4200个繁体字,区[3]包括剩余的数万汉字。

当我们输入某个汉字时,若其内码属于[1],意味着它是一个简体字,想将它转成繁体字,只需将其内码加上4200,即可得到对应的繁体字。

若某个汉字内码>4200,且<8400,那意味着它是一个繁体字,且拥有对应的简体字,想转简体,只需将其内码减去4200,即可得到对应的简体字。

若某个汉字内码>8400,那意味着它是一个区[3]的汉字,无所谓繁简体转换,因为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一种写法,在繁/简体转换时,电脑只需直接返回该字即可。

那么这种方式的汉字内码是最好处理的。繁体/简体字之间的转换,几乎可以做得跟英文大、小写转换一样漂亮,快速而完美!

问题是,现在的汉字内码的编码方式,居然是以字频+拼音+笔划的方式编排的,丝毫不顾及计算机处理汉字的方式。这套全国通用的计算机内码方案的设计者,估计是一些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然而很遗憾,他们自己可能并不用电脑,更不会用电脑进行程序设计!

本文原发表于中华诗词论坛( http://search.zhsc.org/bbs/ )

[ 本帖由 柔昆 2004-4-10 09:47 最后编辑 ]

-------------------------------------------------------------------------

楼主的想法很好,如果能正确实现汉字繁简的软件转换自然是一大好事,的确当时简化字的制定一定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但是通用电子计算机刚刚诞生不久

但是假如我们抛开语义分析不谈,那么实现这种转换的条件是繁简一一对应,但是如果对于所有传世文献包括出土文献来讲,因为都可能出版发行,那么古籍就不简单的是使用繁体字的问题,何况古籍本身用字即不规范,通假不说,我们也不能替古人改错别字,这是违背校勘原则的。这样就要求所用简体字不能在传世文献包括出土文献出现过,否则,从简体到繁体则不可以转换。这样的简化很难实现,只能生造字。当然好一点的是,只要一个繁体字只要对应一个简体字,那么繁到简的转换倒是没问题的。当然简体字本只可以用来阅读,因为其实会抹煞很多文字差别。不过,现在繁到简的转换其实也不太复杂,应该只有少数例外。

当然借助语义分析,可以解决并非一一对应的问题,但是其实不像我们想象的简单。

------------------------------------------------------------------------------

- [cpatch ] (http://leoboard.cpatch.org/cgi-bin/leoboard.cgi)

-- 中文化觀點 (http://leoboard.cpatch.org/cgi-bin/forums.cgi?forum=23)

--- 簡繁之悲哀....!! ?? (http://leoboard.cpatch.org/cgi-bin/...23&topic=16)

http://leoboard.cpatch.org/cgi-bin/...23&topic=16

14、简化字转繁体字的尴尬

游修龄

简化汉字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开始推行,到现在已满五十年了,现今六十岁以上的人,当年读小学时,学的还是繁体字,五十岁以下的人都已普遍学习简化字,越年轻的对繁体字越陌生、直至全不认识。一些古典小说、书籍不得不改用简体字重新排印,这里面存在的问题很多,这里不去说它。重要的是,简化字只限于大陆通行,香港、台湾及海外几千万华侨,以及部分使用汉字的日本、韩国,使用的仍是繁体字,随着对外改革开放,简体和繁体的接触交流频繁,产生原先意料不到的很多麻烦。人民日报等少数报刊不得不专门对外出版繁体字版,电脑上也有简体和繁体相互可以转换的软件,以便交流。但问题依然存在。在海外人士和国内人士共处的场合,采用把部分变动较大的简化字,转换成繁体,以利交流。这种权宜之计,带来了方便,也闹出不少尴尬笑话。

个人偶然接触到的就有“慈嬉太后”转换成“慈”;“星转斗移”转换成“星轉”;“莫干山”转换成;“九亿神州尽舜尧”转换成“九億”;“万里长征”变成“長征”。“欲穷千里目”变成“欲窮千”。在《李清照》电视剧中,演员把陆游诗句“五千仞岳上摩天”写成“五千仞上摩天”;一位书法家,给河南朱仙镇岳飞庙题字,误以为岳是简化字,特意把它恢复成繁体“飛”;有些年轻的书法家,为了显示使用繁体,常常弄巧成拙,把“谁云”写作“谁”,有时又把正确的“白髮”,错写成“白”。书法家如果没有汉文化的根底,光练简化字,不注意兼谙繁体字,一旦需要简繁转换,临渴掘井,随便找个对应的同音繁体字转换,是一定要陷于尴尬的。

遗憾的是,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发行一百张限额的“百年书签”,印刷精美,成为海内外校友争购的珍藏品。谁知竟然也有好些不该出现的常识性错别字,如“桃李芬芳”错成“桃李”;“直挂云帆济沧海”错成“蒼海”;“坐拥书城,富甲一方”错成“擁書城富甲一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错为“讀萬卷,行萬”。偏偏在这套负责编辑人员名单中,列出主编4 名、设计2 名、主摄影2 名、责任编辑1 名、监制 3 名,出版人2名,电脑制作者3名,共计15名(除去重复者)之多,大家都不愿失此流芳百世的好机会,结果却留下了尴尬。

简转繁所引出的这些尴尬,常常成为报刊文章指摘、讽刺的谈资,公正地说,这也不能全怪错写的人,当初制订简化字的专家们,也难辞其咎。汉字的简化本来是一种历史发展趋势,起源于民间,而非官方和读书士人。如《三国演义》流行以后,明朝民间手抄本,即把劉備、闗雲長、張飛简化为刘备、関云长、张飞。五十年代第一批简化字即吸收了民间这些现成的简化字(関又进一步简化为关),因为是历史流行的传统,约定俗成,并不使人感到突然。如果在短短的时间内,用行政手段颁布推行一批“创造”的简化字,因为未经过历史的实践考验,即使通过学校教育、报刊发行,造成畅行无阻的局面,看来已经成功,实际上埋下了各种矛盾。比如海内外交流的隔阂问题,现代和古代文献的沟通问题,繁体古诗词的简化困难问题,以及简体繁体的转换问题等。

简化字的设计和推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急于求成,用行政手段推行本身,即是一种急于求成的思想。一时的成功,带来长时期纠缠不清的矛盾和麻烦。二是简化理论的缺陷。简化必须遵循“约定俗成”的规律,凡是规律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约定俗成恰恰是个需要时间考验的过程,所谓欲速则不达,无法毕其功于一役。

推行简化字的理论错觉之一,是认为文字的历史发展趋势就是从繁趋简,加速简化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殊不知文字发展的趋势是遵循着从简趋繁和从繁趋简这两个相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规律,并不只是单方向的从繁转简。从简趋繁,增加笔划,才能创造大量新生字,以满足日益增长表达的需要;反之,听任笔划过多,不予简化,就会日益繁复累赘。有人专门研究从甲骨文到现代的文字演变历史,发现从简趋繁的字竟然多于从繁改简的字,与简化字的理论恰恰相反。这道理也很简单,因为笔划太少,不可能拼造出很多的字来,所以五划以下的字在全部汉字中,不论简体、繁体都只占极小的比例;反之,笔划在20划以上的繁体字(或简体字)在全部汉字中也只占极小的比例。不论繁简,都以915划之间的字数为最多,这是汉字的特点。现行简化字,着意于简省笔划,带来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如“設”简为“设”(从11划减为6划),孤立地看,简省得多了,可是在常用的词组里,“我设法解决”,很容易错看或错排印为“我没法解决”。汉字同音字太多,主要籍字形区别,因简化而把字形混淆,是降低了汉字的优点。又如“里”,专指里程,以里为声符构成的字有理、狸、鲤、锂、、埋、裏、裡等,简化字用里代替裏(裡),两者意义不同,一带需要转换,便出现上述“万裏长征”、“欲穷千裹目”的笑话。

简化字理论的错解之二是混淆了看字和写字的区别。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是看字(书籍、小说、报纸、杂志、广告、影视等)的时间远远多于写字的时间,即使是作家恐怕也不例外。看字和写字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看字要求字体印刷清楚,不要出现错别字、混淆字最为重要。汉字是方块矩阵形的,使用的视力是“聚焦”式的,看“机”和“后”,与看“機”和“後”所化的时间目力同笔划多少无关(英语的拼音字是线形的,视力是扫描的,所化的时间因字的长短而异)。可是看“设”和“没”,“汁”和“计”,“仑”和“仓”,“论”和“伦”,“儿”和“几”,“开”和“井”,和“各”,“乔”和“务”,“归”和“旧”,“历”和“厉”,“广”和“厂”,“风”和“凤”,“虏”和“虑”等,由于简化后字形相似,无形中需要目光稍停,鉴别一下,以免弄错。这些问题当初都没有考虑到。海外人士对简化字最感到头痛的正是这些字。而看“設”和“没”,“倫”和“論”,“鳯”和“風”,“倉”和“侖”,“歴”和“厲”等,这些问题根本不存在。

简化理论所忽视的又一事实是,汉字的手写和印刷是两回事,印刷体与笔划多少无关,手写体汉字,除特别场合需要笔划端正,日常应用的文字如信件、稿子、笔记等,并不需要端端正正,一点一划地写。用行书以至行草都很方便,试看历史人物遗留的手札或现代人的通信文字,用的都是行书,任何笔划多的繁体字,手写时都变成连贯优美的线条。识字、认字、写字是个教育普及的问题,而非汉字本身的问题。

以上所说,并非主张恢复繁体字,这里只是对半世纪以来过快地推行简化字,给予历史的回顾和述评。简体转繁体的麻烦可能还会持续下去,为今之计,正如一些专家所倡的,可以考虑“识繁写简”,即在小学课本里、中小学生字典里,在简体字旁附上繁体,老师不教,也不要求学生写,让学生在捎带接触中,有个印象就可。这样一来,以后学生如有机会看到繁体“歴”、“鳯”等字,就自然而然想起它是“历”、“凤”的繁体。

 

復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

萬言寄語――致中國文化教育界及青年的一封信

政協委員:學英語使中國教育質量遭毀滅性打擊

解讀《文化帝國主義》

白雲深處人家網站  http://www.homeinmists.com整理